5月25日10:30,金陵石化焦化裝置改造項目現場,關鍵設備6臺“大塊頭”反應器豎成一排,在陽光下銀光閃閃。這標志著項目建設進入到緊張的設備安裝階段,公司新的效益增長點提速。
跟蹤催交 “大塊頭”到港
5月9日清晨,金陵石化港池碼頭,一艘載重量1000噸的貨船緩緩靠岸,船上載著3臺銀光發亮的“大家伙”,這是該公司焦化改造項目關鍵設備反應器到“家”了,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相關人員做了不少努力。
6臺反應器是金陵石化焦化改造增效項目的核心設備之一,如期到貨至關重要。為此,該公司物裝中心相關人員提前介入,從2019年11月起,每周派人到供應商現場催交,年底中心又安排分管副主任楊力帶隊趕往現場對接年后的開工和排產計劃。節后疫情突發,該公司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助供應商復工復產,實時跟蹤、督促供應商加班加點趕工期,同時做到“三保”——保證一次焊接質量,保證歇人不歇設備,保證嚴格檢驗。
4月27日應器制造和驗收造完成,由于反應器直徑5.20米、高度29.6米、單臺重量165噸,屬“大塊頭”,如何運輸就位又成了難題。該公司組織物裝、工程、消保、運行部、承運商等單位提前商討,從碼頭到現場每一處經過的管廊和轉彎路線,實地勘察,拾遺補缺,完善方案,確保運輸過程萬無一失。
5月8日,F、E、D三臺反應器裝車運至大件公司碼頭,9日3:00到達金陵石化港池碼頭,浮吊就位,12:00成功卸船。
“拆閘抬管” 短駁到現場
“由于焦化裝置改造項目現場距靠港碼頭還有一定的路離,生產廠區道路復雜,如何安全運抵吊裝位置,又成為第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項目經理戴錦介紹。
為此,該公司工程部于2019年7月就著手進場路線的策劃,綜合考慮沿途設備管廊、路面坡度、人車流量、成本費用等多方面因素,經多次論證,*終確定方案,反應器由港池碼頭靠岸,經大件路至廠東4號門,再沿18號路進入施工現場。
但是,該方案需要拆除4號門道閘,抬高沿途三處管廊,移位32根并拆除37根管線。
“寧建一座塔,不碰一個頭”,管線碰頭的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由于受疫情影響,3月底該項目恢復了75%的施工力量,此時距設備到場僅剩1個月,時間緊迫。32根管線中,DN500原油線施工難度*大,從中轉車間碼頭至半成品罐區,長度約4.3千米,須經吹掃、清理合格才能施工。原先采用泡沫清管器清理,但因老管線管徑大、管線長、內壁臟,遲遲不能清理。為“搶時間”,相關部門研討后決定對管線中段切割開口逐段清掃,*終全部清掃完畢。
32根移位管線中有10條涉及汽油、航煤等產品,影響到4個運行部9個工區,作業難度較大。為了*安全和順利,工程人員與相關單位多次協調,天天開現場會,安排同類管線同天施工,減少開票時間。增加高水平焊工數量,提高拍片一次成功率,保障管線當天碰頭、當天檢測、當天投用,既完成了施工任務又保證了產品正常出廠,*大程度降低對生產的影響、
*終,32根管線在一個月內完成碰頭和移位,并安全投用,同時,拆除舊管架和廠東4號門道閘。暢通反應器短駁到現場的道路。5月9日,3臺反應器短駁到現場,之后又有3臺順利到場。
“遠距離”溜尾吊一次成功
5月9日一早,項目副經理狄琛來吊裝現場,再次檢查吊車、場地、吊架,以及反應器等情況,一切正常。
“這次吊裝,由于場地受限,吊車場地離吊裝點60米外,需要用到千噸級主吊加溜尾吊。”狄琛說。
五一節期間,工程人員加班加點,加快千噸級吊機組裝、反應器框架吊裝、場地鋪設等準備工作,并利用人流少、夜間無車通行的時段對18路管架、廣告牌整體割除,一切準備就緒。
5月9日11:45,第一臺F反應器到場,下午2:30,隨著一聲清脆的哨響,在1000噸主吊機和260噸溜尾吊的配合下,165噸的反應器被緩緩拉起,經過多次調整移位,17:30安全就位,一次吊裝成功。
10日10:00,第二臺反應器E安裝就位,14:45,第三臺反應器D安裝就位。至10月15日,6臺反應器全部吊裝成功,推進了后續施工步伐,助力公司改進焦化生產技術,早日實現新的效益增長點。
(陳平軒 薛珺文 張緊勝)
標簽:金陵石化,焦化裝置改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