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堅創效以來,中韓石化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生產優勢,采取加強煉油和化工原料及產品互供測算、挖掘煉油和化工互供潛力等有效手段,認真落實丙烯管輸煉油、化工過剩燃料氣外送煉油、優化柴油流向等舉措,保證一體化效益最大化,經濟效益提升明顯。
3月底,化工部分STPP裝置按計劃停工檢修,按照以往慣例,裝置檢修期間,為確保乙烯裝置生產后路及丙烯庫存安全,丙烯需外銷近4000噸。由于當時丙烯價格低迷,而聚丙烯價格相對較高,經測算兩者效益差達2000元/噸。為降低丙烯銷售造成公司效益流失,經計劃與優化部、煉油生產管理部、化工生產管理部以及市場經營部等部門密切配合,此次STPP裝置檢修期間僅銷售出廠丙烯1066噸,管輸煉油3197噸,減少效益損失約640萬元。
4月份,由于疫情緩解,化工部分產品出廠壓力緩解,各裝置均保持高負荷運行,乙烯裝置自產燃料氣有過剩,以往均送熱電裝置燃燒產生蒸汽,相當于用燃料氣產蒸汽,而煉油部分每日還需要大量外購天然氣。經測算,用燃料氣產蒸汽比用煤炭產蒸汽成本高近1400元/噸。4月9日,化工部分過剩燃料氣順利管輸煉油,全月管輸360余噸,減少煉油部分外購動力成本約74萬元。
受疫情影響,3月煉油部分原油加工負荷較低,為確保化工部分乙烯裝置能夠最低負荷運行,煉油部分將部分柴油產品摻混進加氫尾油。4月份,經煉化一體化測算,將柴油切出加氫尾油作為產品采出銷售效益,僅保持加氫尾油最低負荷運行,其他裂解爐原料不足部分通過增加外采石腦油量實現,可使煉化一體化效益更優。柴油流向優化后,4月份化工部分加氫尾油加工量僅2.3萬噸,同比減少1.2萬噸;石腦油原料加工比例達70.2%,同比增加7.9個百分點,增效顯著。
(伍麗華 徐紅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