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研,2015年聚乙烯管道消費量達到550萬噸,占聚烯烴管道產量的一半以上,但實際上市場對聚乙烯管道的原料消費量約330萬噸,這意味著部分管道有可能使用非新生管道原料進行生產。而使用過的管材回收料和未使用過的管材專用料的物理性能存在巨大差異,使用這些原料制成管材在實際應用中會成為巨大的安全隱患,也將給整個塑料管道行業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同時也給合規原材料生產商造成了無法估量的社會評價下降和經濟損失。為此建立塑料管道中金屬元素的測定的方法標準,以鑒別制品中是否摻混有再生料或回收料有著重要的意義。
近日,由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塑料管材、管件及閥門分會執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主要起草的《聚烯烴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鐵、鈣金屬含量的測定》已經編制完成,現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閱讀《聚烯烴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鐵、鈣金屬含量的測定》征求意見稿后可知,本標準是起草工作組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查閱翻譯了國外標準和資料,對技術內容和試驗驗證工作進行了認真的探討后編制而成的。為確保標準的嚴謹性和適用性,起草組引用了GB/T 20001.4《標準編寫規則 第4部分:化學分析方法》、GB/T 602《化學試劑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制備》、GB/T 626《化學試劑 硝酸》、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測定第1部分 通用方法》等規范文件。
據悉,本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聚烯烴管材、管件、管材料、混配料和回收料,規定了聚烯烴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鐵、鈣等金屬元素(Fe、Ca、Mg、Zn、Ti、Cu)含量的測定方法。而標準中所規定的方法原理是聚烯烴管材、管件和混配料經灼燒-溶解或酸消解后,定容、搖勻,繼而進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和原子吸收光譜儀(AAS)三種設備中一種進行測試。
為確保實驗順利進行,標準對實驗所需儀器設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規定,其中,微波消解儀要求具有可編程控制功能,能對溫度、壓力和時間進行全程監控;精度為0.0001g的天平;最小刻度1μL的移液設備;能控制在600±25℃,750,50℃,850±50℃,950±50 溫度范圍內的馬弗爐;工作溫度能達到500℃且溫度可調的電熱板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標準需要用到腐蝕性酸,在使用腐蝕性酸過程中要在通風櫥中進行,并佩戴手套和護目鏡;開啟氬氣和壓縮空氣等高壓氣體時應使用專門的工具。
更多詳情請點擊:《聚烯烴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鐵、鈣金屬含量的測定》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