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來站場用電度數多少?節省成本情況如何?”4月24日,中國石化銷售華南廣東輸油二部生產管理辦主任吳浩然正在詢問轄區內各站場用電成本情況。
自銷售華南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以來,吳浩然經常關注著各輸油站的用電成本情況,因為他知道,降低用電成本是“百日攻堅創效”的重要一環,要想真正降低用電成本,工作中“每一招”都必須實打實。
摸準電力市場化的脈搏
“3月份最新統計數據出來了,我們通過電力市場化的方式,大鵬灣站、東莞站、黃埔站、惠州站四個大工業用電的輸油站,節省電費2.62萬元。”4月24日,廣東輸油二部節能管理崗崗位人員崔進松高興地說道。
曾幾何時,作為輸油泵站的大鵬灣站、東莞站、黃埔站、惠州站一直是當地的電能“耗能”大戶。為降低用電成本,銷售華南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方式,優化購電渠道,從購電源頭進一步壓降用電成本。
以往,電力用戶按照政府定的電價從電網公司購電,電網公司再按固定價格(即標桿電價)從電廠購電。但在電力體制改革后,用戶可以委托售電公司直接從電廠購電,同時支付電網公司固定的過網費。由于我國電力市場供大于求,所以售電公司可以從電廠拿到比標桿電價更低的電,從而減少電力用戶電費。
緊跟優惠政策的節奏
“疫情期間,黃埔站5%的電費優惠申請也批下來了,實現了廣東輸油二部所有輸油泵站電費優惠全覆蓋。”4月23日,吳浩然高興地說道。
原來,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出臺了《關于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新政策,對非高耗能行業用戶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進行結算,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了解這一新政策后,廣東輸油二部迅速行動,活用新政策降低用電成本。截至目前,成功實現了輸油部6個輸油泵站的電費優惠全覆蓋。
“別看只是5%的優惠,算起來可是一大筆錢。”吳浩然心里甜滋滋地算起了賬。經計算,單單2月份疫情期間,電費優惠就能給公司省下來4萬塊錢。2月至6月省下至少20萬。
嘗到削峰填谷的甜頭
“黃埔站電力儲能系統一季度實現純收益6.26萬元,可為公司節約了不少用電成本。現正處于百日攻堅創效的關鍵時期,它可起到了大作用。”崔進松高興地說道。
原來,為搶占能源轉型變革先機,加快推進能源新技術應用,銷售華南去年底在黃埔站投用了國內首套成品油管道企業電力儲能系統。該套系統總投資110萬元,投用后每季度純收益能達6至8萬元,預計3至5年就能收回投資成本。
該套系統是通過“削峰填谷”的策略降低用電成本。晚上,電價低谷時對儲能設備進行充電;白天,電價峰值時對外放電,以通過電力儲能技術谷時儲能、峰時用電的方式,巧妙利用“時間差”降低總電價,實現用電成本的壓降。
攻堅創效,點滴成海。2.62萬元、4萬元、6.26萬元,這一個個數字,匯集起降本增效的巨大合力,助力實現銷售華南“百日攻堅創效”中的全年挖潛創效“1億元”目標。
(陳曉琳 洪曉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