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反應溫度得盯緊,不然就會影響丙烯收 率。”4月22日,長嶺煉化煉油二部常壓催化區負責人張曉國發現影響聚丙烯生產的關鍵數據小幅異常變化,立即快步來到中控室指導操作員及時調整生產。
各地醫衛材料需求旺盛,長嶺煉化在完成成品油保供生產的同時,多方增產液化氣。面對裝置配套、設備老化等問題,他們全盤優化800萬噸煉化項目,調整催化、氣分、聚丙烯等裝置的產品結構、原料和催化劑配比,勤跑、細調,穩住關鍵部位,調優運行數據。3月以來,聚丙烯收率同比大幅增長,確保下游生產原料足量供應和企業的創效需求。
20多米高的垂直平臺每小時爬一次
“要再上去調一下閥門。”4月20日11時,長嶺煉化催化裝置外取熱指標有些許波動,不及時回調將影響裝置平穩運行,內操陶建國再次用對講機呼叫外操。
外取熱位于裝置20多米高的垂直平臺上,由于處理量快速提升,一個平常不怎么動的閥門,他們當班12小時,這個平臺他們幾乎每小時要爬上爬下一次。
煉油項目要提高丙烯產量,先得增產液化氣。在長嶺煉化,催化是增產液化氣的源頭裝置。技術團隊深入摸索該裝置的運行性能,快速編制完成多產液化氣運行方案,并蹲班指導班組調解各類指標。
與液化氣生產關聯數據足有100多個,其中某一個數據即便發生小幅變化就可能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為了確保安全生產,值班干部每2小時去現場查看工藝運行情況,與崗位操作人員形成網格式管控模式,及時排查各類運行隱患。
“液化氣很輕,產量高,裝置‘頭輕腳重’,很不好開。”煉油二部班長王仙說,“即便是中午,都是吃幾口飯,就要去現場調閥門。”3月以來,該裝置液化氣收率穩步增長。
數據合格,離控制指標有偏差就較真
“塔底數據雖然是合格的,但與控制指標有偏差,我得看下壓力和回流量曲線。”4月21日,氣分裝置內操郭海芳接班時對交班情況較真了起來。“就只多了1個單位啊,離控制指標還遠著呢!”交班人員不解。
近段時間,郭海芳每次接班除了注意查看產品質量外,還要與交班人員一個一個地對接塔底丙烯組分數據。
氣分的全稱是液化氣分離。丙烯組分和其他產品組分質量相差無幾,氣分裝置在高溫高壓提煉丙烯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精細,很容易“溜”到其他產品中間去,從而降低丙烯收率。
為確保丙烯組分顆粒歸倉,氣分裝置采取“抓兩頭、管中間”的生產管理策略,優化進料溫度、塔頂壓力等技術指標,制定出一套符合實際需求的新操作方法,提升裝置的精細切割能力,為增產丙烯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他們以班組為單位啟動丙烯收率評比考核,調動基層班員積極參與優化操作,高產穩產丙烯。
每步操作參數控制不差分毫
“切粒機鎖緊壓力已接近40兆帕,啟動自動開車程序。”4月22日,在長嶺煉化聚丙烯裝置擠壓造粒廠房里,外操羅鳴在操作盤旁,緊盯著切粒機運行向內操匯報各項參數。
“參數要精確到0.1,每步操作要控制得不差分毫!”內操葉可邊看著裝置控制系統不停變化的參數,邊用對講機與外操羅鳴溝通,要求盯住裝置送料速度,確保高效生產。“稍有失誤,就會讓部分產品變成次品,要重新生產,那樣就會影響聚丙烯產量。”葉可說。
聚丙烯纖維料是主要應用于醫用高端無紡布生產。聚丙烯裝置是長嶺煉化“九五”時期投建的老裝置,雖然經歷多次檢修升級改造,但存在產能偏低、設備老舊等現象。
他們高標準做好生產技術論證和風險評估,按照生產方案分時段置換相應牌號的催化劑,科學編制排產運行方案,詳細告知為基層班組“怎么干”和每步操作注意事項,全力增產聚丙烯。
(張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