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雷鳳穎 通訊員羅前彬)今年一季度,遼河油田通過系統挖潛、全流程降本,桶油操作成本較預算降低10.4%。
面對油價再次走低,遼河油田秉持“油價能降、成本也能降,一切成本都可降”的理念,多措并舉推進低成本開發,提高了低油價下生存發展能力。
操作成本的下降,得益于產量結構優化。3月中旬,油價暴跌,遼河油田在集團公司下達產量規模調整指令前,超前開展不同油價下的產量效益評價,逐井分析論證,形成四套產量調整方案,結合油價適時啟動實施。一季度,遼河油田優化投資,通過3輪次優化論證,暫緩實施一批效益較差的新井。開發系統通過關停高含水井和低油汽比井、延長稠油吞吐井生產周期、暫緩實施低效措施、低產井由機抽轉撈油生產等措施,節約生產成本1.1億元。
操作成本的下降,得益于全流程降本增效的推進。今年年初以來,遼河油田制定和實施31條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措施,一季度實現挖潛創效4.1億元。在建產環節,持續推進鉆壓一體化總承包,對標國內油田壓裂費用,全面推廣風險壓裂,在雙229塊實施鉆壓一體化總承包,30口井節約投資1282萬元。在生產環節,開展錯峰用電和節電降耗,利用國家電費優惠政策節約電費1000萬元;開展注汽鍋爐能耗對標管理,注汽單耗同比下降。今年前兩個月,遼河油田在產量同比增加的情況下,能耗同比下降3.5萬噸標準煤。
操作成本下降,得益于全員精細管理。今年年初以來,遼河油田各級管理單元精細成本管理,抓大不放小,點滴創效益。錦州采油廠機關干部員工帶頭延長舊工服使用周期,全年預計減少勞保費用17%。特種油開發公司建立盈虧平衡油汽比模型,持續優化產量結構,提高低成本區塊產量3%,減少低效注汽量4萬噸,確保產量最優、效益最大。高升采油廠以效益為中心,根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注汽燃料結構,迅速組織生產系統切換,節約燃料成本近800萬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