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勝利油田石油開發中心未動用區塊利88-58塊的利886-斜2井見到油了。這口新井投產未動用一臺新設備,成本降低了幾十萬。省錢的奧秘就在于善于“淘”二手貨。
自2014年以來,石油開發中心搭建閑置設備調劑平臺,大到抽油機、值班房,小到控制柜,甚至一臺微機都會在這個平臺一一展示,各單位各取所需。設備利用率每年保持85%以上,每年調劑設備150臺左右,資產再利用金額3000多萬元。
閑置設備的重復利用為未動用儲量開發提供了降低成本的一條路徑。據了解,未動用儲量開發本身就存在著資源品位低、工程造價高、開發風險大等特點,成本開支是個不可回避的大頭。
“年前在未動用區塊剛剛部署的五口新井,所需要的抽油機、電機、儲油罐等全套設備,全部都是從平臺‘淘’來的,一下子省了270多萬元。”石油開發中心未動用儲量開發項目組副經理劉樹德說。
平臺為閑置設備和“新東家”牽線搭橋,使這些“沉睡資源”流動起來,最大程度發揮閑置設備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實現降本增效,創造更大的效益。
為激活“老東家”和“新東家”參與的積極性,中心出臺閑置設備調劑辦法,對調出的和調入的單位全部獎勵,并且在調劑過程中發生的任何費用,成本單列不計入管理區的成本中。
年前,勝科采油管理區因為長停井騰出了三整套抽油機,被劉樹德征用。作為閑置設備的“老東家”,副經理徐旭光覺得這筆買賣非常劃算。
徐旭光算了一筆賬,調撥三整套抽油機為管理區直接降低7.5萬元的折耗,同時享受到了中心的激勵政策資產盤活創效7萬元,一進一出就創效14.5萬元。
未動用儲量開發項目組不僅從勝科、勝龍、勝凱等管理區“搶”來了閑置設備,在內部資源不夠調劑的情況下,還盯上了油田的閑置資產調劑平臺,從其他采油廠調劑了5臺抽油機設備。
“今年,我們定的目標是開發實現完井生產34口井,因此設備缺口還是挺大的,通過閑置資產調劑平臺,創造更大效益,我們有信心更有動力。” 劉樹德說。
(王維東 任文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