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原油日加工量只有2.8萬噸。進入4月份,我們的日加工量已經達到4萬噸,逼近滿負荷?!闭f這番話時,上海石化煉油部總經理周國明信心百倍,“等4月下旬渣油加氫裝置B系列催化劑換劑完成,原油加工量有望達到滿負荷,為百日攻堅創效提供強大動力?!苯洑v了疫情影響的低谷,復工復產以來,杭州灣畔的上海石化,正迎來一輪朝陽。
2019年,上海石化加工原油1519.94萬噸,日加工量約4.16萬噸,創近幾年新高。今年1月份新冠肺炎暴發后,該公司大幅降低生產負荷,日加工量最低時維持在了2.8萬噸左右。
“隨著全國復工復產腳步加快,上海石化緊緊抓住生產和檢修這對主要矛盾,把優化貫穿到生產檢修全過程,以‘日優化’保證‘日生產’,奪取市場保供主動權。”該公司計劃部總經理惲鴻表示,目前,正處在檢修中的煉油裝置還有6套,但日加工量已經達到4萬噸左右,這與優化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優化檢修,提前布局,積蓄動能。
受疫情影響,國內汽油、柴油、航煤等成品油市場需求快速萎縮,下游化工產品也嚴重滯銷。面對嚴峻形勢,上海石化迅速行動起來,通過市場研判,權衡利弊,壓減成品油,并作出了把握裝置低負荷運行時機,提前對相關煉油裝置、化工裝置進行大檢修的決策。
2月13日,2號制氫裝置、加氫改質裝置率先檢修,至4月11日,共有12套煉油裝置先后進行檢修,并有6套裝置已經投入生產。據了解,12套裝置的檢修時間安排科學合理、銜接有序,目前開始收到成效。如生產柴油的裝置經過檢修輕裝上陣,正好迎來復工復產后柴油市場的回暖機會,煉油部立即組織生產,加大柴油生產負荷,從而提高了原油加工量。
優化結構,保供市場,做大總量。
煉油裝置是上海石化生產的龍頭。原油加工負荷大幅下降后,整個原料結構、產品結構被打破。該公司“破”“立”并舉,打破舊結構,建立新平衡。比如,柴油加氫裝置檢修時,它原先所使用的原料常壓柴油(AGO)就出現了脹庫。于是,他們對加氫裂化裝置的生產工藝進行攻關,將原先的減壓蠟油(VGO)原料,改換成常壓柴油原料。這一創造性地舉措,建立了該裝置在原料組成嚴重偏離設計工況條件下的原料新結構。此外,在壓減成品油期間,該公司最大限度地生產化工輕油、丙烯、液化氣等,為下游化工市場的復工復產提供原料。
上海石化在復工復產中,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牢牢盯住市場需求,把握時機,做大總量。
今年3月,上海石化首次生產7000噸國六B車用汽油,通過西南管線供應到廣西、云南等地。相比92號國六A車用汽油,92號國六B車用汽油的質量指標更高,烯烴含量從之前的18%降到15%。國六B車用汽油成功生產,進一步拓寬了該公司高品質車用汽油的銷售渠道,提高了市場占有量。
2020年1月1日起,根據國際海事組織《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規定,全球船舶必須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船用燃料,船燃油市場出現需求。作為國內最早生產低硫重質船燃油的企業,上海石化在39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的催化劑壽命已經達到極限的情況下,通過精細管理、精心操作,分別在前三個月生產了3.12萬噸、8200噸、2.74萬噸低硫船燃油。生產任務完成后,催化劑使用壽命創下該裝置歷史最高紀錄,并于3月17日進入換劑期。據了解,一季度生產的低硫船燃油中,除大部分出口外,還有1萬噸被運往浙江舟山,為春運期間航行于華東附近海域的船舶提供燃料。這也是該公司低硫船燃油首次拓展國內市場,為做大總量創造了條件。
(胡擁軍)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