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新疆天山和昆侖山的冰雪消融,塔里木河水域變寬,兩岸濕地又呈現出“水鳥云集”的景象。
在塔里木河流經的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沙雅縣境內,6座枯水期搭建的臨時浮橋已經拆除,地球物理武漢勘查公司承擔的塔河油田托甫臺東三維地震資料采集項目比合同工期提前20天完成,是中石化唯一一個在疫情期間完工的地震勘探項目。
“非常時期、非常行動、非常成效。”在3月底舉行的項目竣工驗收會上,甲方連用了三個“非常”表達他們的感受。
回憶“搶人大戰(zhàn)”,深切體會什么叫“開局就是決戰(zhàn)”
作為中國最長的內陸河,蜿蜒千余公里的塔里木河是沙漠與綠洲的分界。受河水滋養(yǎng)的胡楊林、紅柳林郁郁蔥蔥,成為抵御大漠風沙的“綠色屏障。”
欣賞美景與野外施工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去年10月份項目前期踏勘,施工人員借助無人機俯瞰整個工區(qū),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心理準備。
塔河油區(qū)地下管網密布,塔里木河兩岸淺灘沼澤眾多,600多平方公里的施工區(qū)域,密集胡楊林區(qū)和紅柳林區(qū)占比68%,車輛無法進入。施工期又面臨棉田冬灌,人員通行困難。地上地下復雜程度,顛覆了物探人對新疆大漠戈壁無障礙施工的想象。
更令項目部沒有想到的是,西北中石油市場4個物探項目同期開工,隨著春節(jié)假期臨近,施工熱遭遇用工荒。“有的季節(jié)工剛下火車就別其他施工單位截留了。某天說好的來100人,最后只來的了30人。”項目經理楊軍回憶說。項目未開工就遭遇“搶人大戰(zhàn)”,讓他深切體會到什么叫“開局就是決戰(zhàn)”。
時隔七年重返新疆物探市場,處于改革轉型、扭虧脫困激流的武漢勘查公司,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量。在迅速啟動應急方案,千方百計解決人力資源缺口的同時,他們精細踏勘,加強學習培訓,根據農田區(qū)、紅柳林浮土區(qū)、沙化鹽堿地等不同區(qū)域地質特點,精細試驗,優(yōu)選最佳激發(fā)頻率的井深、藥量,不斷完善施工方案。“那段時間,每個施工人員每天平均要步行15公里。”微測井班班長王鵬飛回憶說。
地震、疫情不期而至,挑戰(zhàn)未知也是在挑戰(zhàn)自我
地震來臨的時候,項目經理楊軍正在棉田冬灌區(qū)施工現場。
“天崩地裂、響聲震天。”楊軍回憶說,就在他腳下,四五十厘米厚的冰面如暖瓶爆裂一般,形成巨大裂縫向前延展,有十幾秒鐘的時間,所有人感到頭暈目眩。
1月16日16時32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發(fā)生5.6級地震,項目停工3天,積極參與當地抗震救災工作。
地震不久,新型肺炎疫情來襲。新疆啟動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施工再次停擺,上千人、數億元設備停等,人心浮動,項目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幸運的是,人口密集區(qū)域的施工之前已經搶完,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帶來的生產影響。在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后,項目停工10天重新啟動。
除了地震、疫情這些突發(fā)事件,新疆工區(qū)嚴苛的管理要求同樣是一次大考。“比如所有排列必須100%道道通暢,所有炮點必須100%激發(fā),這些要求在大漠戈壁很容易實現,但是工區(qū)叢林密布,障礙物眾多,完成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儀器組組長劉松濤介紹說。
闖市場首先需要轉觀念,公司要求干部員工徹底擯棄“以前就是這么干的”的錯誤觀念,建立“批評就是幫助,整改就是提升”的工作思維,向兄弟單位取經,把監(jiān)督當作老師,全力提升施工質量。
紅柳林高達4-6米,枝葉茂密。“整個施工期,所有施工機組沒有配備一把砍刀,人員全部在林中間隙穿行。”楊軍介紹說,他們專門安排了環(huán)保監(jiān)督,配合無人機巡查,所有施工點作業(yè)后必須全部恢復地貌。地表結構調查首次應用電火花檢測替換傳統(tǒng)雷管激發(fā),降低安全隱患和環(huán)境污染,受到了甲方的認可。
沼澤、嚴寒,沒有什么能夠阻擋物探人的腳步
在塔里木河兩岸的淺灘沼澤地帶,車輛被陷成了施工家常便飯。“曼卡、沙豹等施工車輛厚實的輪胎還經常被樹根扎穿。”檢修班班長路廷瑞回憶說,為了救車,先后扯斷了24根鋼纜。
在棉田冬灌區(qū),施工人員穿上雨褲,在齊腰深的冰水里施工,每一步都無比艱難。密林深處,綿延的測線因為顏色橘紅,常常被當地野兔、沙鼠等動物當作水果啃咬,整個施工期,路廷瑞他們累計修復了2312根電纜。
路廷瑞居住在放線班的營地,他記得,施工人員每天天不亮就出工了,天黑才回來,大伙戲稱這樣的生活為“兩頭黑”。野外巡線班則吃住在帳篷里,憑借項目部配備的便攜式暖風機,抵御室外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
物探人攻堅啃硬的作風,早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2020年的暖冬,加速了冰雪融化速度,要趕在大規(guī)模化凍和春灌放水之前完成施工任務,唯有靠“拼”。“每天中午氣溫升高,插在冰面上的檢波器需要重復固定,否則無法保證施工質量。”楊軍說,遇到前線人員緊張的時候,項目部所有干部和后勤人員全部分發(fā)橡皮錘,分片包干,投入一線戰(zhàn)斗。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項目不僅提前完成,資料合格率比合同要求還高出0.47%。
項目圓滿收官,征途并未結束。目前,圍繞“百日攻堅創(chuàng)效”行動,20多名干部員工堅守新疆市場,向兄弟單位學習沙漠施工經驗,為拓展西部油氣勘探市場積蓄更大能量。
(黃予劍 唐仲松)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