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些年來,在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大豐富的同時,各類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嚴重威脅著人們的飲食安全。為保障人們的餐桌安全,讓人民吃的安心、放心,我國有關部門已經陸續出臺了各項法規政策,嚴格規范食品行業的生產秩序,并提出各類科學的檢測方法幫助食品質量的檢測工作有序進行。
近日,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組織起草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濃縮乳制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環芳烴的測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葉酸的測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乙氧基喹啉殘留量的測定》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意見的業內人士可于2020年6月3日前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信息系統,在線提交反饋意見。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粉》中規定了乳粉的范圍、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其他等方面的內容。與GB 19644-2010相比,該項新標準主要變化包括:刪除了規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術語和定義;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標;修改了微生物限量;增加了牦牛乳粉、駱駝乳粉、驢乳粉和馬乳粉等的技術要求。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濃縮乳制品》適用于全脂、部分脫脂和脫脂的淡煉乳、加糖煉乳、調制煉乳和食品工業用濃縮乳。該項新標準是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煉乳》(GB13102-2010)的修訂。與 GB13102-2010比較,主要修改內容包括:增加食品工業用濃縮乳(Concentrated milk)的品類及相關要求;將標準范圍進行了擴大,包含部分脫脂、脫脂的煉乳產品及食品工業用濃縮乳產品;修改了術語和定義;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標;修改了微生物的限量;致病菌限量直接引用 GB 29921 的規定。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與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相一致,是對現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GB5009.17-2014)有效的補充及完善。新標準中,第一篇增加直接進樣測汞法為第二法,引用GB5009.268中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為第三法,保留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為第一法、冷原子吸收光譜法為第四法;修訂了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譜法中不合理的內容,提升了原方法的的適用性。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環芳烴的測定》與 GB 5009.26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環芳烴的測定》相比,主要修訂情況包括:修訂原第二法氣相色譜質譜法,檢測項目為食品中歐盟優先控制16種多環芳烴的氣相色譜質譜測定;針對歐盟法規規定以及對特殊食品監管要求,增加了嬰幼兒配方奶粉、輔助食品中4種多環芳烴(PAH4)的測定;鑒于液相色譜法容易推廣應用,且靈敏度能滿足部分食品基質限量要求,因此保留原 GB 5009.26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環芳烴的測定》中的液相色譜法,改為第二法,未做大的修改等。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葉酸的測定》中試管法適用于食品中葉酸的測定,微孔板法適用于添加了葉酸的食品中葉酸的測定。相較于GB 5009.211-2014,進行樣品前處理后,在保留原試管法的基礎上,縮小反應體系,增加微孔板法,使用酶標儀進行反應液濁度的測定。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乙氧基喹啉殘留量的測定》規定了水果中乙氧基喹殘留量的液相色譜測定方法與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質譜確證方法,適用于蘋果、梨、柑橘、葡萄中乙氧基喹殘留量的測定;第二法適用于蘋果等水果中乙氧基喹殘留量的測定。與GB/T 5009.129-2003相比,新標準的主要變化包括:標準名稱修改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乙氧基喹的測定”;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譜法作為第一法,增加了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質譜的確證方法;將氣相色譜法作為第二法;刪除了氣相色譜法中填充柱色譜柱分離的內容;增加了氣相色譜法中毛細管色譜柱分離的內容。
更多詳情請點擊以下附件:
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