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鋯又稱金屬鋯,為銀灰色金屬,外觀似鋼,因其有非常強的抗腐蝕性,常用于航空航天、軍工、核反應、原子能及金屬超硬材料添加、制造防彈合金鋼以及做反應堆中鈾燃料的包覆合金。若海綿鋯、鋯及鋯合金中含有其他金屬元素,會影響材料的穩定性,繼而降低材料的能用度。
為保證鋯及鋯合金的穩定性,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等單位制修訂了《鋯及鋯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5部分:鋁量的測定 鉻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目前,該標準已經獲批并將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悉,本標準是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的,在其正式實施后將代替GB/T 13747.5-1992《鋯及鋯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鉻天青S分光光度法測量鋁量》。相較于GB/T 13747.5-1992,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修改了測定范圍,由“0.0025%-0.035%”擴大為“0.0025%-0.10%”;刪除了“引用標準”;測定方法由鉻天青S分光光度法改為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將允許差改為精密度條款;增加了試驗報告條款。
閱讀標準后可知,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試料用硫酸、硫酸銨溶解,用N-苯甲酰-N-苯基羥胺三氯甲烷溶液萃取分離主體元素鋯及鉿、鐵、鈦等干擾元素。分離后,殘留的鐵用鄰菲啰啉、抗壞血酸掩蔽,在pH5.8的乙酸-乙酸鈉介質中,鋁與鉻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形成有色絡合物,于分光光度計波長630nm處測量其吸光度。若試樣中含有少量鈾、釷,可在顯色時加入碳酸鈉溶液消除影響。
標準也規定了實驗的各步驟:實驗人員需先準備好分光光度計;按照已頒布的響應標準對海綿鋯、鋯及鋯合金進行取樣;將試樣剪成長度不大于5mm的碎屑;按照標準中所規定的量稱取試樣,平行做兩份試驗,取其平均值,同時,隨同試料也應做空白試驗;之后加入溶液,并使用儀器進行測定即可。
相信隨著該標準的正式實施,能有效保證海綿鋯、鋯及鋯合金的質量穩定性,使得產品在各領域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得到信賴,繼而確保材料以及各類產品的質量安全與穩定。
更多詳情請點擊:《鋯及鋯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5部分:鋁量的測定 鉻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