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海南煉化百萬噸乙烯項目傳來喜訊——項目強夯工程較原計劃提前1天完成。1天,一個普通得幾乎可以忽略的時間單位,卻因海南煉化人奮戰了1320小時,搶回因疫情滯后的20天工期,而顯得尤為特別。
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推進項目復工
百萬噸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工程項目是海南省和中石化重點工程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直接拉動價值超過 1000 億元的下游產業,對于助力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受疫情影響,項目進度滯后超過 20 天。
盡快實現項目復工,加快推進投資建設,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助力國家穩投資,為國家經濟社會注入發展動力的需要。為此,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成立新型肺炎防控領導小組統籌抓好項目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多次組織研究項目復工措施,強調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在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把滯后的工期搶回來。
分管項目建設的汪劍波副總經理節日期間緊急返程,在隔離中通過音視頻會議統籌協調指揮疫情防控和項目復工。乙烯項目管理部和留守海南的強夯參建單位緊急動員,強化疫情防控和復工準備。年初許諾父親春節回家過年的施工管理部副經理朱鑫森再一次“食言”;施工管理部副經理李江在孩子的不理解的埋怨中果斷返程結束了出游計劃;分部經理楊文學退掉了回家的機票……這一刻,他們都選擇了挺身而出,默默堅守。
他們以強有力的措施抓好工作落實
目標已經明確,如何抓好落實是關鍵。為安全推進項目復工各項準備工作,乙烯項目管理部積極推行“無接觸式”工作模式,所有會議一律改為視頻會議,減少人員會面和交叉感染幾率。施工管理部推行“1+2+3”管理理念,即一個目標“零感染”,兩級確認“保安全”,三級聯動“促進度”。
施工管理部、HSSE部結合強夯工程實際和疫情防控要求,迅速進行復工計劃調整,詳細編制了項目復工施工計劃,復工各項工作準備就緒。但事情卻沒有預料中順利,由于項目管理部大部分員工為齊魯石化引進人員,員工在春節期間選擇返魯。往年,春節過后都陸續回瓊,但今年受疫情影響,返瓊員工必須進行為期 14 天的隔離。加之施工單位的員工因在駐地因為出入受限,無法投入項目建設,人員組織難成了制約項目復工的最大因素。
“解決集中隔離問題,就能解決人員問題”,明確了方向,乙烯項目管理部主動出擊尋找合適的隔離點。立即協調中色十二冶將空置的臨時生活區改造成為工人隔離點,解決了第一批項目57名施工人員的隔離問題,加快推進項目復工。面對隨著項目復工進展,施工人員持續輸入的情況,項目管理部還協調租用了洋浦海關緝私樓作為隔離場所,徹底解決返瓊施工人員臨時隔離場所問題,為后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奠定了基礎。
他們用非常規的手段搶回滯后工期
盛夏南國,洋浦灣畔,在海南煉化百萬噸乙烯項目現場,打夯機和推土機有序運轉,機器轟鳴,工人們頂著刺眼的陽光仔細檢查著點夯情況,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積極推進大項目建設,這是公司大力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滯后了20天工期,如果還是按部就班,那肯定是搶不回來的。”項目管理部控制部經理邊四新說,“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開展正當其時,他們要拿出超常規措施、付出超常規努力,堅決打贏滯后工期搶回戰。
白天時間不夠用?晚上接著干!復工伊始,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管理部迅速投用了現場9盞高桿燈等照明設施,為夜間施工創造了條件。為確?!鞍滋焱砩辖y一標準”,項目施工管理部、HSSE部、質量管理部成立夜間聯合督察小組,從復工后持續50多天進一步加大夜間施工監管力度,實現了強夯施工全過程管理,進一步確保了施工進度。
8個小時不夠用?24小時連軸干!結合地方政府疫情防控要求,項目管理部通過多方面調度,有序組織島外172名人員順利返瓊,達到高峰期人力524人,強夯機械74臺,實現了全天24小時連續施工,施工進度突飛猛進。
常規手段推進慢?智能化來幫忙!為避免因安全、質量問題導致的不必要返工,項目管理部積極推行工地智能化管理,研發出一套強夯工地智能監測系統。利用強夯機周邊闖入報警及強夯質量數據自動測量功能,實現了強夯施工過程的可視化、數據化管理,進一步確保了施工期間安全質量,使乙烯項目邁出了“工地管理智慧化”的第一步。
人員緊缺不夠用?黨員干部頂上來!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乙烯項目管理部黨總支緊急動員,組織黨員干部奮戰一線,確保項目建設各節點穩步推進。乙烯項目9支黨員突擊隊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條戰線英勇奮戰,從2月10日正式復工至4月4日強夯完成,他們始終沖鋒在一線,與全體參建人員一道同時間賽跑,搶回了因疫情滯后的20天工期。
(林鴻冠 鞏耀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