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圖片、確認下單、微信付款。”3月30日,在油田某小區,居民正在江漢油田生態農業公司“江漢生態農業商城”采買食材,在家“云”逛菜場已經成為油田居民生活的新方式。
生態農業公司“江漢生態農業商城”以網上平臺選購、線下發貨的方式,將油田自種自產的米、蝦、魚、肉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員工群眾餐桌。2020年春節,在遭受封城封路、線下渠道不暢的情況下,為解決疫情期間油城居民生活問題,生態農業公司決定提前將原計劃在2月下旬上線的“江漢生態農業商城”電商平臺提前運行,于正月初七開始,以“線上下單+小區配送”模式,使小區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中網上下單、在家門口收到食材,極大降低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目前,網上“江漢生態農業商城”共上線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糧油等140余種,共為3.7萬戶家庭配送食材95萬斤,網銷額突破500萬元。
緊跟時代,拓展銷售新空間
“電子商務銷售商品是大勢所趨。”該公司副經理周勝介紹,公司擁有農田面積22250畝、養殖水面1200畝,主要業務有種植、養殖、糧食及果酒加工、超市零售、食材配送等。2019年以來,他們緊跟時代發展,加大了電商網絡市場攻關力度,成立油田外部市場銷售項目組,積極運用微信、今日頭條等媒體開展營銷活動,打響自有品牌,公司產品已經進駐潛江蝦谷360等電商平臺。
在取得一定成效后,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積極摸索線上線下營銷方式,將目光瞄準了電商平臺建設,開拓探索新的業務模式,打造屬于自己的線上入口,快速部署自有品牌的網上商城,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為油田職工提供更便捷的線上線下服務。同時,拓廣銷售渠道,帶動本地農產品的整體銷售額,提高銷售收入。
疫情期間,該公司還通過YY直播間、抖音,讓居民直接看到羊肚菌采摘,鱸魚、小龍蝦捕撈現場。員工采摘羊肚菌現場直播時,近5000名網友“圍觀”,新鮮羊肚菌一推出,不一會兒就被秒光,半小時后就被送到小區居民手中。小龍蝦銷售更是火爆,僅僅8天就銷售近3萬元。
攻堅克難,商城建設步伐快
去年6月份,他們開始“江漢生態農業商城”建設籌備,11月份進入關鍵沖刺階段,電商項目組成員多次到武漢京東電商云軟件開發商接洽,為節約軟件研發費,他們邀請京東電商云軟件開發商到油田實體店和產品生產線參觀,讓對方了解我們的實力和能力,消除顧慮,經過努力,最終把軟件研發費降低30%。“是正規國有大企業,能夠實現長期合作互利共贏。”
為滿足“江漢生態農業商城”建設需要,該公司邀請京東電商云軟件開發商開展電商實操培、系統管理、電商平臺操作、運營管理等培訓,通過老帶新等方式,鍛煉和培養專業電商業務團隊,更快實現“江漢生態農業商城”上線運行的工作目標。
“江漢生態農業商城”試運行后,該公司人員開始將自有產品圖片和文字說明上傳到商城。“基本上都是自己裁剪和設計圖片,不能出現變形和扭曲,格式符合商城要求。”電商平臺負責人何明介紹。
在商城調試階段,出現不少意想不到的情況。客戶下單后,無法實現商城客服線上交流,他們通過網絡尋求京東電商云軟件開發商遠程協助,經過2天時間,解決了這一難題。
“為了節約成本,電商平臺成員都是兼職。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參與商城建設。那段時間加班加點是常態。”電商組熊思思回憶。
質好價優,產品銷售網絡化
因為沒有中間環節,減少了人工,“江漢生態農業商城”商品在價格上有一定優勢,為了以質好價優獲得客戶,他們到油田主流超市調研,確保價格低于這些主流超市。
2019年11月,“江漢生態農業商城”開始在公司內部試運行,上線蔬菜、水果、魚肉等生鮮產品和米、面、酒等商品,價格從1元到幾百元不等,受到內部員工的歡迎和追捧,不到2個月,已實現銷售金額10萬多元、人均2000元以上。
疫情期間,該公司一方面奔赴周邊市場采購菜品,與地方政府協調暢通供貨渠道,調配各類蔬菜、肉禽、糧油和水果,同時加大對周邊蔬菜行情收集,掌握價格信息,積極組織貨源,及時推出水果、酸奶、飲料,洗發水、衛生紙等居家生活用品,還推出蔬菜和佐料套餐,方便居民選購。
目前,“江漢生態農業商城”電商平臺已與京東商城商品VOP對接,引進了近300萬個品種的優質貨源商品,“通過我們的商城可以買到京東商城的所有商品,因為采用購銷模式,價格還有一定優惠,也能推動公司食材配送銷售。”公司副經理周勝說。
(謝江 王友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