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月13日開工,截至目前返廠率近98%,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近日,記者從滬航科技集團獲悉,自復工以來,總投資8000萬元的滬航大口徑球鐵閥門生產項目繼續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2021年4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記者現場看到,一棟已經建好的鋼結構標準化廠房內,工人們戴著口罩正進行緊張的設備安裝、調試。“這是環保型樹脂砂再生處理線,集落砂、破碎、脫模、篩分、除塵、再生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建成后將大大節約成本、減少排放,有效實現循環再利用。”滬航科技集團辦公室主任謝洪文指著已經安裝好的設備自豪地說。
作為福建省重點項目,滬航大口徑球鐵閥門生產項目位于南安市侖蒼鎮美宇工業園區,2019年5月動工,除了新建標準化廠房,還將建設辦公樓、實驗中心與員工宿舍樓,總建筑面積達1.2萬平方米。
據介紹,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大口徑球鐵閥門(QT400~QT700)1.2萬噸,生產大口徑球鐵蝶閥預計產量5000噸/年、大口徑球鐵閘閥預計產量3000噸/年、大口徑球鐵球閥預計產量3000噸/年、大口徑球鐵特殊功能閥預計產量1000噸/年;實現產值1.5億元,達產后預計年新增稅收670萬元,新增就業200人。
“南安閥門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是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大軍,這是南安人的產業驕傲。隨著中國閥門產業格局調整,南安閥門業雖經多年發展,在產品制造領域,也僅在中小口徑水閥產品才擁有較為完善的生產體系。”謝洪文解釋道,南安閥門鑄造企業的主要產品為中小口徑球鐵水閥,雖然大口徑閥門的市場需求量大,但由于熔煉與鑄造技術水平的制約,該類產品已直接成為南安閥門產業的短板。
滬航科技認為,南安極個別鑄造企業生產的大口徑閥門鑄件,難以滿足品質與數量需求,南安閥門制造企業只能大量向山東、河南、江蘇等地采購,存在成本高、質量難控制等問題。從鑄造源頭推動閥門產品向高內在品質、大口徑方向發展,必將有力促進南安閥門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8000萬元項目主要用于基建與設備等固投項目支出,其中研發費用預計投入約1000萬元。”謝洪文表示,針對此項目的技術著力點,滬航科技自2018年年底以來,就組建一支以高校與行業專家、企業技術骨干為核心力量的項目調研團隊,針對南安閥門產業的鑄造工序和鑄件內在品質進行全面的取樣分析。通過調研,滬航科技了解到南安閥門鑄造的技術現狀,對產業發展有了清晰的認識,也更加堅定滬航科技重抓閥門鑄件品質的決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