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中韓石化“龍頭”乙烯裝置科學統籌,在優化調整上發力,精心調整裂解爐深度控制指標,確保目標組分收率最大化、經濟效益最大化,全力推進“百日攻堅創效”行動。
嚴控各項生產指標,確保特殊時期指標不特殊;嚴控鍋爐給水電導率指標,將離線數據和在線數據雙重比對確認,出現異常從源頭深挖原因及時處理,避免“三機”結垢腐蝕。
嚴控燃料氣壓力指標,受物料運輸交通管制影響,裂解爐進料總負荷居歷史新低,已低于“三機”負荷最小設計值,各崗位接近邊緣化操作。為確保裝置安穩運行,該裝置嚴格落實高空巡檢、燃料氣端頭排液等制度,加大巡檢力度,減小操作調整幅度。低負荷運行和原料配比微失衡導致燃料氣壓力波動,為節約燃氣避免外放,他們精心調整優化各爐負荷最佳氧含量、稀釋比,降低排煙溫度,提高各爐熱效率。
裝置還嚴控排污環保指標,針對運行末期操作難度大的實際,緊急處理換熱效果不理想的急冷油/稀釋蒸汽發生器、中壓蒸汽/稀釋蒸汽發生器,在保證產汽量前提下,節約中壓蒸汽18噸/時,減小排污量25噸/時。通過徹底清理稀釋蒸汽排污換熱器和稀釋蒸汽排污冷卻器,降低排污溫度33℃,降低污水處理風險,減輕排污環保壓力。
(劉榮艷 范馮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