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裝置產生的污水像墨汁一樣,現在都變成清水了。”3月21日8時,長嶺煉化熱電部工藝員羅毅介紹說,經過系列技術處理以及連續兩個多月的分時段化驗檢測,該裝置煙氣脫硫脫硝系統生產的污水懸浮物下降了15倍以上。
????之前,長煉熱電聯合裝置煙氣脫硫脫硝系統產生的廢水懸浮物濃度較高,下游污水處理操作難度較大。
為了解決生產污水難題,技術團隊將裝置進行“切塊”解剖,逐一分析各部分的運行特點,以查找設計缺陷為突破口,設法掐住裝置產生濃度較高污水的工藝“七寸”。
????技術團隊聯同相關科研機構摸索污水的具體特性,并就水、污自然分層去污和添加藥劑去污等方式進行實驗對比分析。他們發現此類方案投資大、改造時間長,并增加了一定的運行成本。
????在研究過程中,石化內部刊物刊登的《脫硫廢水等排放改造方案》一文,引起了技術團隊的注意。他們迅速派出技術團隊前往兄弟企業學習。“取經”歸來后,他們按照合理利用現有工藝流程的思路,找準改造契合點,在污水排放閥門前巧妙地增加一段近百米管線,將原來直接外排地污水,在化驗沒有合格前,先引入事故漿液箱,通過自然沉降6至8小時,將懸浮物降低300毫克/升以下再向下游排放。
????同時,他們制定該污水排放化驗檢測、日??己斯芾泶胧?,每天8時以前進行采樣,以及系列數據分析,對不合格水一律重新返輸處理,確保該裝置排放水質符合“清水”標準。
(張勇 陳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