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突破,打通數字化轉型“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中國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進入加速發展期,應用場景豐富、市場空間廣闊且推進動力強。當下制造業面臨的窘境也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一線生產制造場景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而這需要工程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發揮重要作用。
以物流行業為例,多數物流企業在智能立庫的建設和使用中要常常面對大量多品種小批量訂單的提貨碼垛需求,這需要對每個訂單所包含的不同品類和體積的貨物,實時計算出所需托盤數量和最佳混合碼垛規則,以提交給揀選碼垛機器人。在實際解決中則需要對所有的紙箱進行數學建模,按訂單要求計算出需要的空托盤數量,以及每個托盤上的紙箱規格、數量、拾取和擺放順序以及擺放位置,以找到取貨碼垛的總時間最短,路徑最優的方式。
這一看似基礎、常規的需求,卻關乎流行業效率、能耗、精準度等諸多問題。而類似的工業應用場景的逐一解決,則是打通數字化轉型“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一步。
合“生態圈”之力,加碼工業數字化轉型
在企業落地實施綠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掌握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各種數字化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專長的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將扮演重要角色。融合生態圈所長之后,這些企業的創新解決方案將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打通數字化轉型的“最后一公里”。但目前,我國具備這樣能力的“跨學科企業”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正是看到這一缺失,施耐德電氣攜手聯想集團和清華全球產業院等生態圈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并以一系列專業培訓與認證,使技術領先的中小企業能夠深刻理解典型工業應用場景,從而研發出更符合一線生產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助力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為優質的綠色智能制造工程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
“激活”中小企業是關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根植中國市場三十余年,施耐德電氣在綠色智能制造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技術與實踐經驗。面對疫情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發展窘境與競爭力短板,施耐德電氣攜手綠色智能制造生態圈推出“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為在大數據分析、AI視覺識別以及智能化領域有技術優勢的中小企業提供平臺、培訓,助其開發可復制推廣的工業場景解決方案,獲得為工業客戶提供融合解決方案的合作機遇。“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不僅對中國工業加快落地數字化轉型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為中小企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提高其風險能力也有促進作用。正如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所言,“‘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不僅對中小企業以及初創型企業進行賦能,促進IT、OT的融合,同時也為工業客戶開發出更全面、融合的解決方案,對加速能源與數字化雙轉型產生積極影響。”
“疫”去春來,“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將于3月18日正式發布。施耐德電氣將與綠色智能制造生態圈合作伙伴一起,與中小企業“工”克時艱,共同加速中國工業數字化落地進程。(郭宇)
(據中國工業新聞網)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