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英 通訊員王海霞 郝亞麗)3月9日,在大港油田自營區第一座采修一體化平臺海工工地,焊花飛濺,身影忙碌,各項工序順暢銜接。技術人員邢洪濤介紹,這個平臺是“灘海上產突擊戰”的“航空母艦”,建成后“海油海采”即時啟用,新建產能計劃達到51.9萬噸,灘海新區將打開規模效益動用的新局面。
據悉,該平臺入水位置在河北省黃驊市南排河鎮張巨河村東側海域,是一座8腿直樁式采修一體化平臺,結構最高處達40米。平臺上部組塊結構重量為5000噸,具有三層甲板,采油、修井、生活等功能,可支持55人在海上連續作業;平臺南北兩側各有一個井口槽,最大鉆井64口,計劃部署開發井45口,將成為灘海新區一處新地標。
大港油田歷經50多年開發建設,已屬高勘探程度老區。近年來,實施精細勘探,保持油氣產量穩中有升。面對勘探目標越來越隱蔽的現實,大港油田著眼于經濟儲量和效益產量最大化,統籌推進勘探開發生產。傳統的“海油陸采”模式,無法適應灘海開發現狀。與中油海鉆井事業部合作后,首次在自營區開展“海油海采”并獲得成功,堅定了灘海新區開發動用新模式的方向。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