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長嶺煉化煉油二部副主任鄒曙良指導班組優化操作后,詳細做好技術筆記和數據分析,研究如何指導大家再提高丙烯收率。2月,該公司累計產出用于口罩生產的聚丙烯纖維料7000多噸,創歷史新高。
“丙烯收率每增加0.01,就可為上千個口罩生產提供原料,這個要盯緊!”鄒曙良說,丙烯是生產聚丙烯的原料,長嶺煉化全盤優化煉油項目,上下游裝置聯動“接力跑”,多產聚丙烯纖維料,保障湖南及周邊省區口罩生產原料供應。
據了解,煉油項目要提高丙烯產量,先得增產液化氣。在長嶺煉化,影響液化氣生產的數據足有100多個,其中一個數據發生變化就可能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為此,值班干部每隔2小時到現場查看工藝運行情況,與崗位操作人員形成網格式管控模式,及時排查各類隱患,確保平穩。
“裝置負荷不高,市場防疫原料又急需,裝置很難開。”煉油二部班長王仙說,“飯時,大家都是吃幾口飯,就要帶上口罩去現場調閥門。”面對困難,他們“細調、勤跑”穩住關鍵部位,調優運行數據。2月,長嶺煉化液化氣產量超出階段性管理目標。
“在口罩料生產流程中,上游好比是挖井,我們是挑水,下游是燒水,如果把水挑潑了,就責任重大了!”氣分裝置負責人胡志龍說。液化氣通過氣分裝置可以分離出丙烯。他們“抓兩頭、管中間”,制定出一套新操作方法,提升裝置精細切割能力,嚴防“到手的”丙烯組分流失。
將丙烯聚合成聚丙烯是生產口罩料的“最后一棒”。長嶺煉化聚丙烯裝置雖然經歷多次檢修升級改造,但存在設備老舊等現象,安全管理難度大。“再難也沒有一線醫護人員的困難多,必須讓丙烯全部生產成抗疫急需品。”化工部副主任周魯說。他們高標準做好技術論證和風險評估,分時段置換相應牌號的催化劑,科學編制運行方案,為基層班組提供“怎么干”實際操作依據,確保口罩料高產穩產。
目前,長嶺煉化每天生產聚丙烯口罩纖維料200多噸,可為上數千萬個口罩生產提供優質原料,“硬核”支撐防疫抗疫。
(張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