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22日,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大型主題活動首次走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展開調研。
寧東基地因煤而建,具有煤、水、土地等資源組合優勢,已探明煤炭儲量322億噸,占寧夏的86%。區域內用水條件好、地勢平坦開闊、建設成本低,具有建設超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優越條件。在這里,調研組分別走訪了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化工基地、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和寧化學有限公司、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寧夏寶利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鯤鵬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寧夏寧東鐵路有限公司、寧夏寧東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
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以寧東基地豐富的煤炭資源為依托,走碳一化學與碳二化學有機耦合的工藝路線,主要生產精細化工產品。據了解,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游紡織品出口受阻,倒逼上游PTMEG、BDO廠家減產,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目前,該公司正推進BDO產業鏈高精產品開發。據該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陸偉群介紹,公司主要從兩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發展煤基含氧化學品,二是發展煤基乙炔產品。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循環經濟產業鏈已形成年產2000萬噸煤化工產品的產能,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目前,該公司已初步形成具有寶豐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路線,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命名為全區循環經濟示范基地。
寧夏和寧化學有限公司具有年產40萬噸合成氨、70萬噸尿素、30萬噸甲醇等產品的生產能力。據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明文介紹,截至2019年11月20日,和寧公司已實現安全生產378天。
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料公司主要從事差別化氨綸及化學纖維產品的研發、生產、經營和銷售。據該公司總會計師俞忠波介紹,企業項目就近以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的聚四氫呋喃產品為主要原料,采用先進的干法連續聚合紡絲工藝,生產不同規格的環保型差異化氨綸產品,是西北第一家建成投產的氨綸企業。
寧夏寶利集團以煉化為主體,形成新能源、物流、運輸(鐵路、汽運)、供銷四大業務板塊。據集團研究院程萬國介紹,該集團一期項目2016年10月建成投產,二期項目于2017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底陸續建成投產。該項目依托寧東地區煤化工副產品進行深加工,對延伸煤化工下游產業鏈,打造精細化工產品集群具有*和帶動作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