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江蘇匯鴻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81.SH,下稱匯鴻集團)公告稱,擬與其他投資方共同發起成立江蘇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省環保集團)。
根據公告,江蘇省環保集團注冊資本為50億元,匯鴻集團擬出資15.6億元,持股比例為31.2%,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其他合資股東包括江蘇蘇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蘇匯資管)、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江集團)、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生態)、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水源公司)、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下稱江蘇環科院)和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下稱監測中心)。
其中,蘇匯資管、中江集團、水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環科院和監測中心的實際控制人為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此次交易完成后,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為江蘇省環保集團實際控制人。中江集團和長江生態則分別持有該公司兩成股份,并列為第二大股東。
此次江蘇省環保集團成立的背景是國內環保產業已進入到全面深耕時代。江蘇經濟總量大,環境承載的巨大壓力長期存在,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成立省環保集團作為全省環境治理的核心抓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江蘇省環保集團的成立有助于擴大公司環保板塊實力,且意義重大。首先,江蘇省環保集團是省屬戰略性環保產業集團,是政府生態環境重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將牽頭推進實施一批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在全省環境治理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整合省內相關環保資源上具有巨大優勢。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力爭要打造成全國環保產業的領軍企業。
其次,公司環保業務存量投入較大,能與環保集團的發展形成較好的戰略協同,在業務、資源、人才、團隊、技術方面加強合作。
再次,根據省環保集團組建方案,省環保集團為多元投資主體國有控股有限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充分實施市場化運營機制,按未來上市目標、依照上市公司規則規范治理。公司能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未來在項目并購、資本運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公告顯示,江蘇省環保集團的經營范圍將包括環境基礎設施、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環境工程規劃、生態環境監測以及江蘇省政府授權范圍內的環保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等。
同時,江蘇省環保集團將是政府生態環境重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未來,它將牽頭推進實施一批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環境基礎設施項目。
今年2月12日,江蘇省國資委發布的《江蘇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2019年度部門預算公開》曾提及,要抓緊組建聯合征信公司、省環保集團、省級中歐班列公司等企業。
匯鴻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處于轉型發展期間,根據公司制定的戰略規劃,未來環保業務將是公司重點發展的三大主業之一。
官網資料顯示,匯鴻集團成立于1996年,是江蘇最大的省屬外貿企業之一,業務涉及貿易、房地產、投資、制造業、物流、服務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將環保領域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公司子公司江蘇省紙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穩居全國廢紙回收銷售龍頭企業地位,在中國回收紙排行榜中多次位居首位;其2018年回收廢紙近214萬噸,實現銷售55億元。
2018年,公司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和股權受讓方式成為國內固廢危廢處理龍頭企業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江環保”)的第二大股東,迅速切入固廢處理板塊。同時將環保作為主業修編入公司“十三五”發展戰略。今年8月份,公司再次與東江環保合資成立江蘇匯鴻東江環保有限公司,主營對固體及危險廢棄物處置及其再生利用。其多年來在項目資源、市場資源、人才資源等方面持續進行相應儲備,已具備較好的環保資源基礎。
匯鴻集團表示,近期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江蘇省內開展了“263”專項行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但江蘇經濟總量大,環境承載的巨大壓力長期存在,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本次成立省環保集團作為全省環境治理的核心抓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我國要大力推進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促進環保裝備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也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要求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有相關分析師告訴記者:“匯鴻集團及東江環保所做的固廢處理業務,其下游主要涉及化工產業,而江蘇的化工企業較多,總體來看其所處的市場空間比較廣闊。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進一步支持,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將有質的提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