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山東以6.23萬億元GDP繼續位居全國第三,但增速只有5.4%,落后于其他經濟大省。*分析指出,山東經濟增速放緩與其主動壓能減煤、淘汰落后產能有關,當前既要著力“壓能減煤”,也要著眼高端高質高效項目投資,培育發展新動能。作為山東支柱產業的化工行業正經歷“鳳凰涅槃”。
數據表明,山東省化工生產企業一度達到9000多家,以小散亂居多。自2017年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行動開展以來,已經關閉轉產化工企業620家、停產整頓2614家;完成評級評價的6094家化工生產企業中,有2354家差評企業,其中有1334家公示退出。
在10月23日召開的全省“四減四增”工作推進專題會議上,山東省省長龔正強調“減量替代是常態、等量替代是例外、畝產效益論英雄、安全環保守底線”,要求今明兩年壓減煤炭消費3700萬噸,壓減焦化產能1600萬噸以上,對500萬噸/年及以下地煉企業的產能有序分批整合轉移,全省地煉原油年加工能力力爭由1.3億噸壓減到9000萬噸。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認為,從長遠來看,用發展速度換結構調整的空間和發展質量的提升是值得的。山東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空籠期”,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產能,新興產業的培育需要有個過程。
山東也在發展高端化工上“做加法”。分兩批公布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項目名單中,有高端化工項目83個,總投資逾5000億元,主要集中在石化深加工、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領域。萬華化學100萬噸/年乙烯、威聯化學200萬噸/年對二甲苯等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正加緊推進,投資千億元的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也有望年內開工建設。
來自山東化工專項行動辦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3的化工企業投資用于升級改造。該省的目標是到2022年,高端化工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左右,占化工產業比重由20%提高到35%。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