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電表,關系千家萬戶。對普通人而言,電表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記錄生產生活中的用電量與電費。在“互聯網+”時代,智能電表不僅為人們的用電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還提升了電網精益化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用電信息采集指數,提高客戶用電質量,今年10月25日,四川雅安雨城區歷時7個月的非智能電表換裝和智能電表升級改造工作全面告捷,國網雨城區供電公司19萬余客戶全部用上了智能電表,覆蓋率達到100%。在雅安市所屬8個縣區中,已有7個實現智能電表覆蓋率100%,全市智能電表覆蓋率已達99.85%。
此次智能電表的安裝完全免費,用戶不花一分錢即可享受智能化的用電服務,可以隨時在網上進行電費查詢、業務辦理、繳納電費等。且新版的智能電表具有性能穩定、可靠性高、計量更準確、防竊電、負荷預測、計量裝置在線智能診斷、線損分析等多種智能化功能,能夠及時采集和統計分析,切實提升營銷實時管控水平和城鄉一體化服務能力。
智能電表的更換,避免了過去人工錯抄、漏抄、抄表不及時等人為工作差錯,減少了給客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依托計量自動化系統平臺,抄表人員不用再到現場進行人工抄表,而是通過采集負荷管理系統,直接遠程自動抄表,提高了電量抄讀的準確性,讓用戶“更放心”。
另外,智能電表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可以分時段查詢用電量,幫助居民發現電器在通電卻不使用時間段的耗電量,從而達到節約用電的目的。同時,通過電量的實時查詢,居民還可以測算出一些用電設備的耗電量,幫助居民更合理地支配電能,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
今年,雅電集團在雨城區投資815萬元實施智能電表免費換裝,對轄區剩余2900余只非智能電表進行輪換,同步分批為2.7萬余戶客戶更換2013版新版智能電表,著力解決低壓居民客戶多、分布廣、抄表難的問題。
(資料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雅安日報,安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