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采集數據的最前哨,傳感器在生物醫學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物醫療信息化產業的發展。事實上,生物醫療行業也是傳感器小型化和超可靠性的主要驅動因素,為傳感器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019年11月10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傳感器在生物醫療技術與應用專題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太室廳隆重召開,論壇吸引了國內外傳感器、生物醫療領域權威專家。現場人潮擁擠,氣氛熱烈,各類報告也精彩紛呈。
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調研員趙中華
會議伊始,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調研員趙中華發表致辭。趙調研員表示,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傳感器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各行各業中,在醫學領域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現已成為發展生物技術必不可少的一種先進的檢測方法和監控方法。最后,趙調研員對與會嘉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希望借此會議大家能一起整合生物傳感器、生物電子學以及信息技術賦能智慧醫療,以更好地推廣傳感器在生物醫療領域的應用。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員張先恩
隨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的張先恩研究員在《生物傳感與大健康》報告中表明,生物傳感可對疾病和健康相關因素進行實時監測,是健康物聯網和大數據的重要數據源。張研究員介紹了生物傳感的技術原理、類型、特點、應用和商業化,梳理了當前發展的熱點、機會和挑戰難題,并對中外研究和開發的競爭力進行了比較,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此外,張研究員還表示大健康的概念和實踐正在賦予生物傳感新的發展動力。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教授,生物傳感器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生物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平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教授、生物傳感器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生物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平做了題為《生物醫學仿生傳感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的精彩報告。王教授從博奧生物概要介紹、臨床基因檢測芯片、便攜式微流控系統、中醫望診智能系統四個方面向觀眾介紹了仿生智能材料與仿生原理是發展仿生傳感器的核心,并指明了仿生智能傳感技術發展與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博奧生物集團總裁助理兼健康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東
博奧生物集團總裁助理兼健康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東為觀眾帶來了報告《健康管理適宜技術》。王院長強調了慢病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人體機能增強技術有助于提高老齡人群生活質量、降低照護人員工作強度,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此外,王院長還就用于慢病管理的中醫智能診斷最新技術、便攜化體液檢測技術和下肢行動技能增強技術的最新技術進展做了介紹。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
裝備研究院副院長,兼任智慧醫療與醫藥
裝備研究所所長張曉晴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副院長,兼任智慧醫療與醫藥裝備研究所所長張曉晴做了題為《中醫智能裝備的創新與應用》的精彩報告。張所長以中醫未病測評為切入點,介紹了中醫醫療健康裝備與智能診斷關鍵技術體系,及在中醫未病測評核心裝備技術體系中的探索研究,并闡述了中醫診療儀器發展歷史、中醫診療儀器發展現狀、中醫智能裝備發展趨勢、中醫智能裝備發展政策、清華高端中醫智能裝備布局五個方面的內容。
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感知與智能信息處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田逢春
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感知與智能信息處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田逢春帶來了題為《基于分形幾何的氣味傳感器結構與漂移抑制方法研究》的報告。田主任從生物嗅覺與機器嗅覺、傳統氣味傳感器存在的問題、提升氣味傳感器靈敏度的方法、基于分形幾何結構的傳感器靈敏度提升、傳感器的漂移抑制這五個方面對現場觀眾進行了詳細的內容講解,并表明氣味傳感器不僅是機器嗅覺技術(電子鼻)的關鍵器件,也是決定整個系統性能的瓶頸。
百度智能云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班海旭
最后,百度智能云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班海旭帶來了報告《百度AI在生命科學和移動醫療方面的應用》。班架構師通過百度智能云領先的循證AI能力、權威的醫學知識、高級別的安全保障等核心優勢解讀了如何用AI賦能基層醫療,以實現更少時間、更低成本制定更完善的生命科學解決方案。班架構師還指出,智慧醫療的發展有助于建設醫療信息完整、跨服務部門、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信息管理和服務體系,實現醫療信息互聯、臨床創新、診斷科學等功能。
通過諸位專家的講解,我們對傳感器在生物醫療技術與應用方面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未來,相信憑借著靈敏、微型化、便捷、成本低、無創或微創等優點,生物傳感器能為智慧醫療建設的快速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為之提供更多先進的檢測方法和監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