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石油和化工“十四五”規劃調研組走進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同期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精細化工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研討會。調研組*一致認為,我國精細化工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精細化工強國,必須走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之路。
“‘十三五’以來,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企業多而小、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高端產品缺乏、安全環保事故頻發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十四五’期間,精細化工產業發展的重點是優化布局,不斷整合資源,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同時,園區和企業要下大力氣解決環保安全等制約問題。”調研組組長、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表示。
“我國精細化工企業多而小,導致資源分散,眾多小企業幾乎沒有市場話語權,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被淘汰是遲早的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黨委副書記白頤認為,“十四五”期間,各地應積極推進建設專門的精細化工園區和新材料園區,促進精細化工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應鼓勵企業間優化整合、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做優。
中國石化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王孝峰對此表示贊同。他說,企業間的優化整合,不僅有利于產品產能規模化,更有利于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全球規模*大的氰化鈉及其衍生物生產企業之一——河北誠信集團有限公司,就是規模化、集約化、循環化發展的典型。該公司董事長褚現英介紹說,公司通過擴大產業規模,并將單個產品做優做強,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使得目前多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居國際領軍地位;公司堅持生產集約化布局,通過多方布局生產基地,充分利用當地各項資源,整合、集中各項生產要素,實現了由“單兵突進”到“協同聯動”的升級轉變;公司還通過資源循環、吃干榨盡,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副書記柳仙德表示,未來園區將以河北誠信集團的精細化工項目為基礎,積極引進和發展生產技術先進、市場需求量大的精細化工項目,建設以氫氰酸、甲醇衍生物、苯、耗氯產品、吡啶為主的五大精細化工產業鏈,*終瞄準精細化工高端方向。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