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電表,關系千家萬戶。對普通人而言,智能電表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記錄生產生活中的用電量與電費。在“互聯網+”時代,智能電表不光為人們的用電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還提升了電網精益化管理水平。
9月份以來,為確保用戶的用電安全,保障智能電表、低壓集抄“兩個全覆蓋”工作順利實施,惠城供電局客戶服務二班根據換表集抄改造計劃,對所管轄區內街道、農村的老化電表開展了“智能電表輪換”工作,全面落實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工作,為提高智能化抄表水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批量輪換表計至關重要,使用年限已到期或是超周期的低壓電能表,會普遍出現亮屏、不能接收訊號、停送電失控,以及誤差率高,計量不精確等情況,對老化和超周期表計進行輪換不僅提高表計可靠運行穩定,還能有效保障客戶用電度數的精確性。
智能電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而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基礎數據的重要來源,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可實現更好的客戶服務,讓客戶“用好電”。一是讓遠程采集的數據更客觀、更準確。通過電采系統,電力營銷業務系統能夠實時讀取客戶的電壓、電流、用電量等用電信息,通過大數據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二是可以讓用電故障發生時得到更快的響應;三是防止人工抄表帶來的人為差錯。
通過此次電能表輪換工作,客戶服務二班不僅對轄區內年限久、訊號有故障、誤差率高的電能表計進行了全面輪換,還有效降低了臺區線損,增強了供電質量,將有利于完善智能化管理模式、提高抄表管理的工作效率、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電量抄收錯誤、控制線損指標,提高抄表過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抄表收費與客戶產生糾紛,為提升智能化運行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智能電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智能電表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智能電網的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在電網企業的全力推動之下,全國范圍內的智能電表升級改造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資料來源:南方都市報,中國電力新聞網,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