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鋁及鋁合金用途越來越廣泛,新產品不斷研制和開發,于2006年~2007修訂的GB/T 20975.23《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4部分 鎳含量的測定》至今已近10年,其規定的分析范圍、分析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產品的需求,急需擴大分析范圍、補充新的方法。為了提高鋁及鋁合金產品的質量,加速我國各領域“中國制造”進程,滿足社會需求,2018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了GB/T 20975.14 《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鎳含量的測定》起草任務。
近期,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學會提出、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3)歸口,貴州測試院、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等七家公司起草的《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鎳含量的測定》已經修訂完成,并編制完成了標準的征求意見稿。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修訂工作管理規定,各有關單位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24日。
本部分標準是對《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4部分 鎳含量的測定》的修訂,本部分與GB/T 20975.14-2008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增加了標準使用安全警告;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2);增加了定義與術語(見3);增加了“EDTA容量法”(見6)。
本標準能夠準滿足現有的產品標準要求,能夠與其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互為補充、銜接配套,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本標準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不涉及與任何強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及強制性標準沖突問題,標準的制定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故而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GB/T 20975.14-2008《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4部分 鎳含量的測定》廢止。
據了解,從接受制修訂任務開始,東輕公司就組建了GB/T 20975.14《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鎳含量的測定 方法三》標準編制小組。為完成此項工作,標準編制小組查閱了相關資料,通過試驗確定了樣品的制備、參數等條件,對原方法共存離子進行了干擾試驗,并采用河北四通新型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中間合金樣品對方法進行了樣品分析,最后確定了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EDTA容量法這三種檢測鎳的方法。其中,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對Ni的測定范圍是0.001%--0.01%,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對Ni的測定范圍是0.0050%--3.00%,EDTA容量法對Ni的測定范圍為5.00%~25.00%。
該項標準滿足科研、生產、銷售等流程的需要,對促進現代鋁加工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此標準能盡快修訂完善并有效實施,以滿足我國鋁及鋁合金的實際生產和使用的需要,減少爭端,促進鋁行業的發展。
更多詳情請點擊以下附件:
《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鎳含量的測定》征求意見稿
《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鎳含量的測定》編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