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氧化鐵分會會長周煒介紹說,氧化鐵行業從2005年開始組織“環保年”活動,推進全行業對社會廢棄資源的綜合利用,綜合利用總價值達208億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5~2018年,行業已取用671.31萬噸鈦白副產硫酸亞鐵量,使用價值為21.365億元;取用300萬噸二道硫酸液副產的硫酸亞鐵量,節約硫酸近220萬噸,使用價值10億元;其他廢酸、廢堿、余熱等使用價值10.99億元,金屬廢邊料使用價值175.65億元。
周煒指出,當前氧化鐵行業正處于節能、環保、安全、綠色生產的轉型時期。氧化鐵顏料已經中國石化聯合會、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建議列入“高品質無機顏料、新型功能性顏料”戰略性新型產業企業目錄(待審批),商務部將氧化鐵的“環境產品協定”清單列入環保產品談判的籌碼優勢產品中,激發了行業發展綠色產品的活力和動力,也提升了氧化鐵產業在新領城的影響力和市場應用率。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閻永江說,近幾年中國涂料行業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優化調整。現階段行業要以高品質、高附加值、功能性綠色產品為著力點拉動增長,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以市場和政策倒逼機制,逐步去除高污染、高耗能、有毒有害產品。這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注重產品本身品質之外,必須關注整個生產流程的環保性、安全性及節能降耗,*終才能深度融入綠色供應鏈的生態循環。
宜興宇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單淼對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摒棄低價競爭,把競爭轉移到比質量、比技術、比服務上來;二是加快構建環保自律公約。他表示,在環保提升的過程中,企業也認識到,決策規劃要超前,環保管理要長效。
上海華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耀認為,氧化鐵行業要尋求突破,必須繼續提升綠色環保水平,提升企業品牌建設創新能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揮產業集群作用,促進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推進智能制造。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巍對涉及氧化鐵行業的“三廢”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了解讀。他表示,國家排污許可制度對各行業提出了精細化管理要求,標準涉及的環境管理內容多、技術要求高,應加強對企業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培訓,幫助理解技術法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