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盛虹:前三季度業績大增 超級煉化項目持續推進
10月15日,東方盛虹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實現同向上升。
據公告,東方盛虹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9303.71萬元至124918.53萬元,較上年同期調整后業績增長40.00%至60.00%,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盈利0.2713元至0.3100元。
就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東方盛虹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679.11萬元至45293.93萬元,較上年同期調整后業績增加376.01%至626.45%。
就業績變動原因,東方盛虹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經營穩定,盈利能力良好,本期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所致。
今年以來東方盛虹業績持續上升。東方盛虹日前公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97億元,同比增長16.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96億元,同比增長10.84%。
繼東方盛虹后,盛虹集團將入股第二家國有上市公司丹化科技。
丹化科技6月披露的交易預案顯示,其擬以3.66元/股的發行價格,向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斯爾邦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盛虹石化及其一致行動人博虹實業將持有公司約63.86%股份,盛虹石化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繆漢根、朱紅梅夫婦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10月7日,丹化科技發布《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其董事會就斯爾邦借殼丹化科技交易各項事宜進行表決,多項議案出現分歧。據媒體報道,對斯爾邦重組方案投出反對票的多名董事均有萬方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背景。
目前,盛虹備受關注的“盛虹煉化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仍在推進中,盛虹已通過多渠道為該項目募資。
9月26日東方盛虹公告稱,擬在總借款不超過人民幣 20 億元的額度范圍內向關聯方盛虹(蘇州)集團有限公司借款;此次借款利息為0,借款期限至2020年1月31日止,借款用途為補充流動資金。
上市公司方面,6月3日,東方盛虹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0%的股票,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50億元。該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將用于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
10月7日,東方盛虹再次公告稱,公司于9月30日完成了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開發行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債券簡稱“19盛虹G1”,債券代碼“114578”)的發行,實際募集資金10億元。
來源:新京報
恒逸石化:前三季度凈利已去年全年凈利,文萊煉化項目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10月17日晚間,恒逸石化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2.0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2.14億元,較2018年同期同口徑凈利潤繼續增長(2018年1-9月份同口徑凈利潤,即調整前凈利潤為22.05億元)。同時,三季度單季度實現凈利潤9.37億元,較二季度環比繼續增長9.7%,利潤再上臺階。
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參照去年同期數據,報告期內公司逐步減少貿易業務,營業結構優化后,收入略有下滑,但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已超過2018年全年凈利潤總額。
據了解,恒逸石化控股子公司恒逸實業(文萊)有限公司在文萊達魯薩蘭國大摩拉島投資建設的“PMB石油化工項目”,已于9月6日正式出產合格產品。9月18日,恒逸實業與文萊殼牌銷售公司簽署了油品銷售協議,并與文萊殼牌石油公司續簽了原油供應協議。
恒逸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恒逸實業將繼續從文萊采購恒逸大摩拉島綜合煉化項目所需的部分原油,并將生產出的汽柴油、航空燃油等產品銷售給當地。受交通設施、地形條件和民眾收入等原因,文萊及其周邊東南亞國家酷愛摩托車、汽車出行,對于油品消耗較大,是成品油凈進口國。2019年一季度海關數據顯示,我國成品油主要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其中,出口到新加坡的汽油占總出口量的72%,其次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分別占總出口量的11%、6%;文萊煉化項目的成品油供應不受出口配額限制,不僅能夠滿足文萊國內需求,余量還將通過設立的新加坡貿易公司就近出口至東南亞國家及其他國際市場,銷售渠道靈活,面向市場廣闊。
文萊煉化項目是恒逸石化實現產能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步。隨著項目四季度投產運營,公司經營業務將從現有中下游產業“PTA、聚酯長絲、聚酯短纖、聚酯瓶片、聚酯切片和CPL”延伸至更上游的“PX、苯和煉化”環節,率先在行業內實現從“原油煉化到滌錦雙鏈”的均衡發展模式,有利于公司全球化布局,增強持續盈利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來源:證券日報網
恒力石化:煉化項目投產業績激增,負債已達1366億
10月23日晚間,恒力石化發布2019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恒力石化實現營業收入763.28億元,同比增長74.14%,實現歸母凈利潤68.17億元,同比增長86.64%,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66.23億元,同比增長368.70%。
恒力石化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都是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公司營業收入、經營性現金流入增加所致。
2018年底時,恒力石化的負債合計尚未突破千億,保持在973.34億元。在2019年半年報中,恒力石化負債合計達到1253.46億元。
2019年三季報中,恒力石化負債已經達到1366.10億元,相比于2018年底大幅增長。
截至今年三季度,恒力石化應付利息2.83億元,相比于2018年底的應付利息9173.19萬元大幅增長。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恒力石化的大股東為恒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數量21.19億股,持股比例30.11%,其中被質押數量為12.93億股。
恒力集團旗下恒力股份董秘李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恒力近年來不斷從下游往上游發展,最近幾年已經到了集團發展的最重要環節,恒力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企業,目前集團已經投了1200億資金來打通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民營企業通過銀行信貸來做項目,最終呈現出負債率偏高。
李峰表示,現在公司部分項目已經投產、實現效益,未來公司負債率會逐漸下降。
出身紡織業的恒力這幾年正朝著上游產業——石化大舉布局。
資料顯示,恒力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是全球最大的織造企業、全球最大的超亮光絲和工業絲生產基地,擁有世界單體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企業名列“中國化纖行業競爭力排名第一”,為江蘇特大型民營企業,名列世界五百強。
資料顯示,恒集團實施企業轉型升級和“全產業鏈”發展戰略,總投資1500億元,在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的大連長興島,投資建設恒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打造世界一流石化園區。
今年5月,恒力石化產業園中的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達產,今年產業園可實現年產值1800億元。另外,恒力150萬噸/年乙烯、500萬噸/年PTA項目預計今年10月起投料開車。產業園在建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00億元。
恒力石化稱,煉化項目是公司加快產能結構升級,實施聚酯化纖全產業鏈戰略發展的首要項目和關鍵一環。隨著煉化項目順利達產,公司經營業務從現有的聚酯新材料、PTA領域延伸至行業更上游的PX、煉化環節,率先在行業內打造并實現從“原油—PX—PTA—聚酯”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目前,恒力仍在加碼布局石化投資。
恒力官網9月25日發布消息,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組織召開“恒力150萬噸/年乙烯項目攻堅推進大會”,要求大干35天,確保10月30日乙烯項目建成投產。
來源:新京報經濟新聞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