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化學品泄漏,
該怎么辦?
1疏散與隔離
發生化學品泄漏后,應立即疏散現場的無關人員,隔離毒物污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物的大量泄漏,應立即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并由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決定周圍居民的疏散范圍和疏散方向。影響環境的污染區的確定一般由環保部門根據現場毒物測定情況結合氣象條件確定。由公安部門實施隔離和警戒。2切斷電源并消除火源
化學品泄漏環境中的電源和火源常常會引發爆炸和火災,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切斷電源并消除火源。如果泄漏物屬于易燃易爆物質,要對整個毒物泄漏區域內控制電源和禁止各種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電器,禁止使用手機和對講機等。3保護應急人員
按下列原則對應急人員進行保護:1.進入化學品泄漏現場進行應急處置的各類人員均必須接受過專門的業務培訓和訓練,應對泄漏物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2.在進入現場之前,應針對泄漏物質的理化性質,采取有效的個人防護。穿(佩)戴防護裝備前,應認真對防護裝備進行安全性能檢查,特別是要有專人對呼吸器的壓力參數及閥門等進行檢查;3.應當詳細記錄進入、撤出泄漏現場的人員姓名和時間,緊急撤離時應進行點名;4.嚴禁單獨行動;5.現場應準備特效解毒劑和其它急救醫藥用品,并有醫護人員待命;6.對中毒的人員應從上風方向搶救或引導撤出。4現場毒物監測
應不間斷地對泄漏區域毒物進行定點和不定點的監測,以及時掌握泄漏物質的種類、濃度和擴散范圍,恰當地劃定警戒區,并為現場指揮部的處置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為了保證現場檢測的準確性,應加強環保、衛生和消防等部門通力協作,必要時,還可請防化部隊支援。5泄漏控制
❶ 切斷泄漏源
-
對小容器泄漏,可將泄漏部位轉向上,移至安全區域,然后采取轉移物料、釘木楔、注射密封膠等方法處理;
-
對大容器泄漏,一般是邊將物料轉移至安全容器,邊采取適當的方法堵漏。
-
對鋼瓶泄漏,必須由專業人員處理,將鋼瓶移至安全區域再進行處置。如果泄漏發生在接頭、閥門、減壓裝置等附件處,應使用專用工具消除。如果泄漏發生在液位以下,應改變鋼瓶位置,使鋼瓶內只泄出氣體,同時冷卻鋼瓶減壓。操作時要注意鋼瓶內壓,預防開裂和爆炸。
-
對生產使用過程中的泄漏,應立即采用關閉相關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或改變工藝流程等方法控制泄漏。條件允許時,在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可用關閥斷料、開閥導流、排料泄壓、火炬放空、緊急停車等方法和措施來控制泄漏。
❷ 處置泄漏物阻止擴散:
-
對有害氣體和蒸氣,可用噴水霧的方法吸收和降低其在大氣中的濃度。在現場,可用消防車、洗消車、灑水車從上風方向噴射開花或噴霧水流對泄漏氣體進行稀釋、驅散;如能同時進行有組織地通風則效果更好;
-
對陸地上的液體泄漏物,可用修筑圍堤、挖掘溝槽的方法進行收容。為防止泄漏物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可使用土壤密封劑。
-
對水體泄漏物,可用修筑水壩的方法,控制小河流上的泄漏物;如泄漏物為不溶性沉塊,可挖掘溝槽控制;如泄漏物為不溶性漂浮物,可用表面水柵阻攔,再用撇取設備撇取;如泄漏物具有溶性或沉降性,可用密封水柵來收容。
-
對揮發性強的泄漏物,可使用泡沫或其它漂浮物覆蓋,或用二氧化碳、液氮和濕冰等冷凍劑低溫冷卻。
清除降解:
-
對陸地上限制住的液體泄漏物、水中的固體和液體泄漏物,可用抽取的方法清除;
-
對陸地上的泄漏物(包括水中的某些有機物),可用活性碳、天然有機吸附劑、天然無機吸附劑或合成吸附劑等進行吸附;還可視情況用水泥、凝膠、石灰等固化劑使其轉化成穩定形式;
-
對酸性和堿性泄漏物,可用中和法處理;
❸ 泄漏控制時的注意事項當泄漏無法控制,或已在泄漏處發生了燃燒且無法滅火,或泄漏場所已經發生了爆炸,且存在繼續爆炸的可能時,不要貿然進行泄漏控制。6善后措施
泄漏被有效控制后,應對泄漏裝置內的殘液實施輸轉作業,還需對泄漏現場,包括在污染區工作的人、車輛、器材和裝備,進行徹底的洗消。洗消產生的污水應回收消毒處理。
對損壞的裝置應徹底清洗、置換,并使用儀器檢測,達到安全標準后,方可按程序和安全管理規定進行檢修或廢棄。
當泄漏可能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影響公眾健康時,應制定并實施監測計劃。
化學品泄漏后,
如何防止爆炸?
1基本措施
❶ 控制可燃物
-
存放有火災、爆炸危險物質的庫房,采用耐火建筑,阻止火焰蔓延;
-
降低可燃氣體、蒸汽和粉塵在庫區內的濃度,使之不超過最高允許濃度;
❷ 隔絕空氣隔絕空氣儲存一些化學易燃物品,如鈉存于煤油中,磷存于干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閉存放等。❸ 清除著火源清除著火源,采取隔離火源、控溫、接地、避雷、安裝防爆燈、遮擋陽光等,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溫度增高而起火。2明火控制
-
控制檢修或施工現場的著火源,包括明火、沖擊摩擦、自然發熱、電火花、靜電火花等;
-
禁止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庫區使用明火;
-
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電、氣焊等明火作業,應辦理動火許可證;
-
清除動火區域的易燃、可燃物質;配置消防器材。動火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摩擦和撞擊控制
-
在輔助設施、泵類運行中,保持良好的潤滑,及時清楚附著的可燃污垢;
-
在搬運盛有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金屬容器時,防止相互撞擊,不能拋擲,以免因產生火花或容器爆裂而造成火災和爆炸事故,進出人員不能穿帶釘的鞋子。
-
裝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震動、撞擊摩擦、重壓和傾倒。
4自然發熱控制
油抹布、油棉紗等易引起火災,應裝入金屬容器內,放置存安全地帶并及時清理。
5電火花控制
庫區內使用的主要是低壓電器設備,往往會產生短時間的弧光放電和接點上的微弱火花,對需要點火能量低的可燃氣體、易燃液體蒸氣、爆炸粉塵等構成危險,所以電氣設備及其配線應選擇防爆型。6靜電火花控制
可能有些朋友覺得靜電是小事,并不放在心上。大錯特錯!靜電最嚴重的可以導致可燃物燃燒、爆炸,對需要點火能量小的可燃氣體或蒸汽尤其嚴重,在有汽油、苯、氫氣等場所,應特別注意靜電危害,進出人員應著防靜電工作服,管道輸送時應控制流速,散裝化學品槽車應有可靠的靜電接地部位并對靜電接地電阻進行檢測報警等,整個系統應抑制靜電產生或迅速導出靜電。7其他火源控制
-
夏季避免日光直射,配置相應降溫措施;
-
室內倉庫避免大功率照明燈長時間烘烤,采用冷光源;
-
庫區內嚴禁煙火;
-
禁止使用可能發生火花的搬運工具;
-
嚴禁使用不防爆的手機。
8阻止火焰及爆炸波的擴展
阻火裝置的作用是放置火焰竄入設備、容器、管道內,或組織火焰在設備、管道內擴展,常用的有安全水封(196)阻火器、單向閥。進入易燃易爆庫區的運輸車輛應進行“三證”檢查并加裝防火罩、帶小型防火器材。對于帶壓的儲存設施,泄壓裝置是防火防爆的重要安全裝置,包括安全閥和爆破片以及呼吸閥和放空管。9其他注意事項
儲存不穩定的烯烴、二烯烴時應有防自聚的措施,因為自聚過程會放熱,增大火災、爆炸的危險性。可采用指示裝置,如:壓力表(液化氣儲存等)、溫度計、液位計和高位報警器(可燃液體儲罐)等,定期檢查或校準、檢定。另外,灌區還應設置避雷、防靜電裝置,每年檢測一次。10應急設備
在容易發生火災、爆炸的重點部位安裝可燃氣自動監測系統、火災報警裝置和滅火噴淋裝置(因液體化學品大多比水輕,用水滅火會導致火災范圍擴大),定期檢修或測試、標定,配備的救援器材應具有防爆功能針對不同的貯存物質和貯存條件,制定應急預案。
本文來源安全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