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安徽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六位專家對安徽光機所研發的“真空紫外光電離大氣成核氣溶膠質譜儀”項目,進行技術檢測和驗收。
該真空紫外光電離大氣成核氣溶膠質譜儀樣機,實現了超細納米顆粒物的大氣壓質譜進樣和高效率傳輸,從分子層次上在線檢測獲得了超細納米顆粒物的化學成分,并開展了真空紫外光電離大氣成核氣溶膠質譜儀的初步應用研究等。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達到驗收指標。
氣溶膠質譜儀
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或氣溶膠對空氣質量、區域、全球氣候變化,人類健康都有很深遠的影響。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技術是一種軟電離技術,適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和檢測。軟電離指在質譜分析中,離子源是將分子離解成離子或解離成碎片,在這里分子失去電子,生成帶正電荷的分子離子。分子離子可進一步裂解,生成質量更小的碎片離子。
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技術
將中性樣品分子引入高真空電離腔,在電離區域樣品分子被可調波長的真空紫外光電離并由飛行時間質譜儀檢測得到質譜。分析復雜的混合物的成分。中科院研究團隊自主研發新型離子導入器,進一步發展了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技術,實現了流動反應系統中自由基的高靈敏質譜檢測,使用同步輻射作為電離光源,通過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實現了自由基反應物種的全面檢測,并采用光電離效率譜高效區分了同分異構體。
納米顆粒物
又稱納米塵埃,納米塵末,指納米量級的微觀顆粒。它被定義為至少在一個維度上小于100納米的顆粒。小于10納米的半導體納米顆粒,由于其電子能級量子化,又被稱為量子點。
大氣氣溶膠成核
大氣核化是全球大氣氣溶膠粒子的主要來源,在氣溶膠氣候效應中扮演重要角色。大氣核化過程的關鍵步驟發生在2nm以下的尺寸范圍。形成小于2.5nm的分子團簇,即生成臨界核的成核階段。有了基本的結構信息,其化學組分分析采用如光電子能譜,紅外譜等儀器。
編輯點評:大氣污染是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一些典型的污染物不僅僅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危害人體健康,如懸浮顆粒物、氣溶膠等物質。電離大氣成核氣溶膠質譜儀的研發,有利于科學家們對這些微小的顆粒進行分析,從而尋求治理方案。
原標題:我國自研電離大氣成核氣溶膠質譜儀可分析納米顆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