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汽車消費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出現逆勢上揚。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汽車銷售達1078.22萬輛,同比增長12.34%。其中,乘用車中SUV的同比增速竟高達41.56%。
但高速增長的汽車消費并沒有帶來輪胎銷量的“井噴”,更沒有驅動輪胎原材料橡膠消費的增長。這一狀況從市場數據得以印證。Wind統計顯示,年初至今,汽車指數上漲了12.13%,橡膠指數卻下降了21.56%。
業內人士表示,從汽車細分領域看,數據出現背離的原因在于汽車消費的增長主要是乘用車銷量大幅增加所致,而占比較大的重卡車受基建投資放緩等因素影響銷售依然緩慢。橡膠市場上,占比高達70%左右的重卡輪胎需求減緩,也制約了橡膠產業的發展。此外,天膠庫存量居高不下、橡膠產能過剩導致供需不平衡等因素也成為橡膠產業的“憂愁”。
一愁:重卡銷售存隱憂
中國汽車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6月,重卡市場共計銷售各類車輛40.3萬輛,比去年同期的37.2萬輛增長了8.4%。對比今年一季度仍然有17%的同比下降來說,二季度是今年上半年重卡銷售由負轉正的關鍵時期。從二季度數據看,該季度銷售重卡233913輛,同比大幅增長39%。尤其是6月份的傳統淡季實現“淡季不淡”,以銷售7.5萬輛、同比增長51%和環比微降2.8%的成績,讓業界為之側目。
重卡的這一不俗表現帶動了滬膠價格走出一段從一季度的“飛流直下”到二季度的“震蕩反彈”行情?!爸乜ㄐ袠I是橡膠市場的‘大頭’,在橡膠需求中的占比大約為70%左右?!焙暝醋C券化工行業分析師詹建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重卡銷售與橡膠走勢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從前幾年的市場表現看,2009年受4萬億刺激影響,基建投資增大,重卡銷售大幅增加帶動橡膠價格走強,滬膠市場出現一波大行情。但隨著去產能的推進和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加大,基建投資減少,重卡銷售一路下滑,滬膠市場隨之低迷。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重卡這種極其依賴投資的生產資料而言,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復蘇顯得至關重要。但在終端需求恢復的同時,重卡銷售也或多或少有著“虛增長”的隱憂。
中債資信報告認為,受國4排放標準可能實施導致提前購買、更新需求發力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重卡在二季度結束下跌頹勢,實現正增長,進而帶動商用車階段性顯著改善。但二季度的提前購買一定程度透支短期需求,加之宏觀經濟回升乏力,下半年重卡背離經濟基本面的高速增長不可持續,增速料將回落。
有分析同樣指出,由于提前開票和提前消費,國4標準預期所驅動的“虛增長”,不但影響了上半年重卡市場的走勢,進一步擴大了上半年銷量的增幅(重卡行業今年1-5月的同比增幅是1.8%,1-6月達到了8.4%);也影響了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重卡市場的發展,給下半年的重卡行業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和利空因素。
如果重卡銷售沒有“虛增”之憂,那么,重卡行業的半年報理應有同樣不俗的表現。但從汽車行業中報的總結情況看,乘用車行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獲得同比20%以上的增長,而重卡行業業績卻在持續下滑。上半年卡車行業收入增速為-10%,凈利潤增速為-40%。以風神股份為例,該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7.14%;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6.21%。分析認為,主要是上半年公司國內配套市場因工程機械與重卡實質增長乏力而表現較差。
莫尼塔最新公布的8月份重卡經銷商調研顯示,受國4標準影響,調研對象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銷售預期依然略顯悲觀。國4標準在不同城市或宣布實施,或延遲實施,或保持沉默的混亂狀態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并對重卡銷量形成了明顯的拖累。
二愁:庫存量仍處高位
“全球天膠庫存量穩步增長,近年來全球庫存量維持每年30萬噸的較大增長幅度。”興業期貨分析師施海表示,去年全球天膠庫存量為156萬噸,今年為187萬噸,預計明年將達到217萬噸。
倫敦行業咨詢公司TheRubberEconomist同樣預計,2014年全球橡膠庫存將為217萬噸,是2001年以來最高位水平,橡膠庫存消費比率將由2012年初的1.2個月增至2.2個月。
中證期貨許俐認為,盡管庫存壓力呈現下降,但總體仍處于歷史同期高位,且進入3季度中后期,隨著天膠供應的全面恢復,按照以往同期國內天膠進口的增速看,下半年庫存將再度回到上升的趨勢中。
“另外,國內消費端情況仍不樂觀。”許俐表示,受國外輪胎需求放緩的拖累,中國輪胎出口呈現明顯下滑趨勢,今年1-5月出口量同比增速僅為2.7%,較去年同期8%的同比增速出現明顯放緩,出口占國內輪胎總產量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45%,下滑至43%;而國內消費的增速也較去年出現放緩,由18.5%降至16.4%。因此,受輪胎產量的放緩影響,國內天膠庫存壓力緩解的持續性、有效性仍值得懷疑。
中國是天然橡膠消費大國,年均消費量大概占全球消費量的30%;大部分橡膠用于生產汽車輪胎。因此,輪胎行業的生產情況值得關注。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近日公布了對46家主要輪胎企業上半年的統計數據。1-6月,輪胎行業利潤大幅增長23.5%。不過,輪胎產量增長6.7%,銷售收入卻下降1.6%,出口交貨值下降2.1%,庫存更是增長6.8%,處于高庫存水平。輪胎企業的高庫存,或導致上游原材料橡膠需求進一步減少,從而推高橡膠庫存。高企的庫存壓力,將導致橡膠價格一路下跌。上半年天膠同比跌幅在20%左右,丁苯和順丁橡膠跌幅在32%和4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橡膠價格的下跌讓汽車行業“喜憂參半”。例如,風神股份半年報顯示,由于受大宗原輔材料天然橡膠等價格下行帶來的產品價格下降影響,公司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然而,塞輪股份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2億元,同比增長18.22%,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124%。長江證券分析認為,上半年公司輪胎業務毛利率提升4個百分點,創歷史最好水平。這一方面得益于天膠價格下跌幅度較大帶來成本下降。
三愁:產能過剩暫難改變
經歷了4萬億刺激后的橡膠產能,供需格局能否改變?
中石化化工銷售公司合成膠處處長葉強日前在中國橡膠年會上表示,2013年合成橡膠產能將繼續加速擴張,產能過剩將日益嚴重,整體開工率將繼續下滑。預計2013年全國合成橡膠總產能達516.2萬噸,新增產能達98萬噸,增幅為23.5%;需求增幅接近12%。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數據顯示,預計2013年全球天膠供過于求,2013年底ANRPC天膠庫存可能再度上升。如果全球汽車產量不算特別景氣僅為7900萬噸,那么天膠將過剩約130萬噸;而如果全球汽車產量非常景氣能夠達到8600萬輛,天然橡膠仍然得過剩35萬噸。
ANRPC秘書長卡瑪魯·巴林·巴希爾按補植率3.5%,對未來6年的天然橡膠產量進行了預測。他預計,2013年天膠產量為1090萬噸,或將到達近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18年將達到1340萬噸。
“由于2005-2008年橡膠擴種效應顯現,2012-2015年全球天膠供應處于增產大周期。”詹建平表示,而全球經濟處于弱勢復蘇階段,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橡膠消費告別過去的高速增長。橡膠供應增速大于需求增速,長周期因素制約滬膠反彈高度。
面對日益增加的產能,收儲作為調控供需平衡的手段之一,是否能發揮作用?對此,白石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智宏認為,收儲是供需之間的平衡器,但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收儲與中國收儲有所區別,中國國儲是真正出資購買,而三國收儲則多佯攻,多數停留在口頭,收儲時效性作用也大打折扣。因此,收儲對供需調節的效果并不樂觀。全球天然橡膠供需將由“緊平衡”向“略寬松”轉變,未來3年是天然橡膠產量高峰期。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沈金榮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對中國天然橡膠行業而言,原材料供求矛盾緩解,期貨炒作風險加大,多空雙方應比較理智地使價格振幅縮小。貿易商要致力于建立長期穩定的上下游關系,加工生產商應注意減少生產量、加工價差的波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