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19中國(淮北)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在安徽淮北舉行。與會*表示,當前長三角區域化工產業一體化面臨機遇與挑戰,要以化工園區為依托統籌發展,突出企業主體作用,促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作用,推動長三角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提到,長三角區域在區位、創新、產業、生態等方面具有很多互補優勢。各地應抓住長三角產業加速轉移的有利時機,主動尋求同關聯產業和重大企業的合作,努力打造優勢共享、產業鏈互補、合作共贏的區域產業體系。同時,要對化工園區的規劃、布局、發展、管理及其重要性和作用進行認真總結。
石化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挺表示,當前長三角地區積極探索化工產業一體化道路,但仍面臨多重挑戰。其中,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不協調,管理與資源共享難以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呈現出“上海—蘇南地區—蘇北地區—安徽”的梯度差異;產業同構化嚴重,各地均向化工新材料方向發展;城市間協調聯動性不足,存在“簡單均衡”“一城獨大”的現象,難以發揮城市群效應。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石化產業實力*雄厚的地區。同時,長三角的化工園區數量占全國化工園區的15%,在全國47家超大型化工園區及大型化工園區中,長三角區域占比超過70%。”楊挺建議,政府應從突破區域協同發展的行政邊界制約入手,以共建園區為主要形式,適度差異發展,鼓勵性能互補,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發揮大企業上下游資源整合能力,重視外資企業以及具有較強活力的關鍵型民營企業的作用,鼓勵相關配套企業加快自身發展;提高配套服務完善性,建立強大發達的服務網絡,為一體化發展提供完備的基礎設施;建立區域協同創新機制,用創新促進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此外,要充分發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作用,助力長三角化工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