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技術推廣中心團隊、IO-Link中國委員會帶領巴魯夫、倍加福、安勝智能、菲尼克斯、西克、圖爾克及派特萊等12家單位強勢登陸上海工業博覽會。
什么是IO-Link技術?
IO-Link是基于IEC61131-9開放的技術標準。IO-Link技術是一種數字化的雙向點對點通信,可與非屏蔽標準電纜配合使用。它如同日常使用的USB接口,通過IO-Link技術可連接不同的設備,通過所連接設備再與其他不同的系統進行連接,包括OT或IT層面,如PROFIBUS、PROFINET、CC-Link、Powerlink、Json、MQTT、HTTP、RS232、OPC UA等等,最終目的是解決智能工廠最后一公里的通信問題。
IO-Link并非另外一種現場總線,而是作為現場總線、傳感器和執行器之間通信的橋梁。
IO-Link優勢
獨立于控制器
IO-Link作為一種開放的技術是獨立于控制器的,它如同USB接口一樣,在系統中只需更換支持不同現場總線協議的IO-Link主站即可滿足終端用戶使用不同現場總線的需求。IO-Link可支持市面上主流的所有現場總線協議。
智能化
使用IO-Link技術可將所有傳感器的參數數據保存在IO-Link主站或者PLC中,如果替換新的傳感器,無需進行任何參數設置或校準,即可自動從主站或PLC中獲得設備參數。
易于日常維護
智能化的IO-Link設備提供自診斷功能,并使用IO-Link的系統易于裝配和維護,接線非常簡單,普通的三芯線纜即可滿足大部分場合的需求,同時雙向通信也讓遠程維護變得極其便捷,實現了全新的預測性維護和保養概念。
采集更多數據信息
傳統的傳感器設備在系統中運行時僅能檢測到單一信息,如有或無。帶IO-Link接口的傳感器能夠采集到更多的數據信息,包括設備相關通用信息、服務類信息、預測性維護信息等,為ERP或MES層調用更多信息提供了數據基礎。
IO-Link技術發展
2006年,IO-Link國際國際委員會由初創的14家公司,巴魯夫、倍加福、易福門、圖爾克等聯合創立,目前IO-Link全球會員超過230家,已發布的IO-Link主站和從站設備超過10000多種。截止2018年的節點數超過1000萬,而且每年保持以30%的增長率在快速遞增。2019年9月10日,IO-Link中國委員會正式成立目前會員超過30家,并且在持續遞增。
IO-Link多產品展示墻
展會現場,來自IO-Link中國委員會的12家60余種IO-Link主站和從站設備形成了2米的IO-Link產品展示墻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看到IP67、IP20防護等級的IO-Link主站,還可發現種類多樣的傳感器設備、閥島、指示燈、PDCT軟件等IO-Link設備。對于設備制造商來說,還可以探尋到支持IO-Link主站開發的主站協議棧板卡、IO-Link傳感器芯片等解決方案,大大增加了設備制造商開發IO-Link設備的信心。
國內版IODD文件生成器發布
本次IO-Link聯合展臺的一大亮點,即IO-Link中國委員會會員合肥安勝智能電子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由其自主研發的國內版首款IODD文件生成器。該軟件的發布將能夠幫助國內設備制造商輕松、快捷地生成IODD文件。
什么是IODD描述文件(IO Device Description)?
每個IO-Link設備都必須有一個IODD文件,該文件是由設備制造商自己創建的,存儲了IO-Link設備的各種信息,如通信屬性、設備參數、診斷數據、文本描述、設備信息以及制造商信息等等。對于各制造商的IO-Link設備,IODD的結構都是相同的。
合肥安勝智能發布的IODD文件生成器,類似于市面上TEConcept提供的IODD Designer軟件。兩者之間的區別可參考下表信息:
儀綜所與多家國際技術組織、中國本土制造企業有著長期和深入的合作關系,未來將會不遺余力在國內持續推進前沿技術的應用研究,為基于該技術的國產設備研發、產品測試、認證和市場推廣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