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7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我國正多舉措著力推進制造業升級,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布會上表示,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居世界首位。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我國從傳統農業國轉為現代工業國取得顯著成效,已經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從1952年的50.5∶20.8∶28.7變化為2018年的7.2∶40.7∶52.2。
寧吉喆表示,當前,我國正以新發展理念為*,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穩投資、促消費、擴就業、增收入,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其中,要著力推進產業升級,這是調結構、促發展的積極舉措。要完善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要加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的技術改造,包括大力推進傳統制造業信息化網絡化的建設、數字化的轉型、智能化的升級,以及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綠色化的改造。要積極推動制造業與生產型服務業的融合發展。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年將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2萬億元。從今年1~7月份的情況來看,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3492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1740億元。分行業看,制造業新增減稅3648億元,占31%,是受益*大的行業。國家統計局對北京等9個省市、311家企業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減稅的紅利中,七成以上是用于企業研發、技改和擴大再生產再投資,并明顯帶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同時減稅降費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有力增強了市場信心和經濟增長后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