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浙商大講堂再度開講,近500位嘉賓相聚聆聽浙商聲音,分享浙商視野,汲取浙商智慧。上海市浙江商會執行副會長、凱泉泵業董事長林凱文表示要想把制造業做大做強比較難,但對中國制造業充滿信心,未來的上升空間還很大。中國制造業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勞動力成本高、稅負高、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生產效率低等方面。
林凱文指出,中國制造業的崛起是一個過程。1860年,中國制造業在全球排名第一,絲綢和瓷器等都被販賣到國外。1760年,工業革命后,英國的工業迅速發展起來,而當時清王朝閉門自守,中國制造業的水平從32%降到了1952年占全球的2%。到1980年,中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的2.5%。改革開放以后有所提升,2010年整個中國制造業占到了全球的19.8%。2017年中國制造業的水平基本達到日本、美國和德國的總和。林凱文認為發生中美貿易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擔心中國的制造業超越他們。
商會執行副會長、凱泉泵業董事長林凱文
林凱文認為,中國整個發展空間很大。只從泵這個領域來看,凱泉的規模已經是國內競爭對手的一倍,但跟國際上的巨頭相比,還是比較低的。同時凱泉在行業內的上升空間比較大。他指出凱泉能夠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問題。從人才的角度來講,上海是人才最密集的城市,外資企業很多,管理水平也是最現代化、最先進的。
從現在來說,整個凱泉主要的優勢還是在研發上面做得比較好。凱泉有三個研究室,工程技術人員有560多名,三分之一產品的性能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二十多項重大產品獲得國家級的鑒定,還有七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并且已經在工程上應用。林凱文表示,未來凱泉除了研發投入以外,還將在工業4.0方面做出投入。一個是凱泉的智慧云平臺,把泵通過這個物聯網平臺對接起來,現在已經有2000多個客戶的產品通過智慧云平臺進行對接。智慧產品主要是做故障預警、高效匹配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另一個是做智能制造,凱泉的目標是通過工業4.0的投入,希望未來在廠房不變的情況下,能夠達到人均效率和產地利用率翻五倍的效果。他指出,未來的機會還很多,包括泵產業。凱泉作為制造業的企業,關鍵在于怎么專注投入的問題,當然主要是在研發方面。可以展望的是在未來,中國的制造業不僅可以進入低端領域,也可以進入發達國家的一些高端領域。
最后,林凱文表示,浙商大講堂是大家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他在此分享凱泉從制造到“智造”的發展歷程,目的是想讓做實業的企業家們在習近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思想領導下,抓住中國“制造強國” 的大好機遇,發揚工匠精神、匠心獨具、精益求精和智能制造,通過做強實業來報效祖國,并讓世界愛上中國智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