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為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感動,也為中國動漫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截止到目前,《哪吒》的票房已經破45億,成為了我國動漫電影票房冠軍,電影票房榜季軍,甚至有望沖擊更前的名次。《哪吒》的成功,再一次讓觀眾對國產動漫燃起了信心,也鼓舞了業界士氣。
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小編為《哪吒》的這一成績感到驕傲。同時,小編也想到了一條網友對《哪吒》這部電影的評論,其大意是說,《哪吒》這部動漫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得大多同行紛紛恭賀道喜,而這正說明了我國的動漫還沒有真正崛起。網友講到,如果哪天這些同行之間都是利益競爭,那說明我國動漫是真的成功了。
其實這一觀點也適合放在儀器行業。縱觀我國的儀器行業發展歷史,儀器企業從艱難發家,到如今強勢占領市場份額,逐漸扎根中國市場并不斷向國外市場探索,不正是一場從“孤軍奮戰”到“群雄并起”的演變嗎?
中國儀器的發展可謂是歷經了艱難險阻。早些年,我國的儀器制造、研發一度遠遠落后于外國,這不僅體現在高端儀器只能依靠進口,更是直指我國儀器研制領域缺少核心技術這一硬傷。進入21世紀后,我國對儀器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市場發展迎來新機遇,許多企業家聞“利”而起,紛紛加入到儀器生產中來。
但沒有技術支持的企業,不是依靠引進外國儀器來獲得生存條件,就是抄襲借鑒別的產品。國產儀器再度預冷,成了廉價卻沒有良好性能的代表。這一時期,能叫上名字的國產儀器制造企業,除了上海儀電、聚光科技、禾信、天瑞儀器、普析通用等老牌企業外,寥寥無幾。而即便是有一批儀器企業坐鎮的中國儀器市場,仍然被島津、賽默飛、安捷倫、珀金埃爾默等一眾外國品牌牢牢占據。
到了今天,島津、賽默飛、安捷倫、珀金埃爾默等企業依舊強勢,但國產儀器卻已經不是當時的局勢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中國制造的力量在儀器行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以聚光科技、天瑞儀器、雪迪龍、先河環保、嶗應等為代表的環境監測儀器制造企業,其產品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和泰、優普、連華科技等企業的水質分析儀器如純水機在市場上成功站穩腳跟;常州磐諾、華愛色譜、青島盛瀚、青島普仁、依利特、北分天普、上海伍豐等企業專注于色譜的研發和制造;以食品檢測為落腳點,食安科技、智云達、托普云農等企業發展如火如荼;此外,還有專注標準物質研發的壇墨質檢,專注
離心機生產的湘儀,專注醫療檢測產品的博暉創新等。這些企業憑借過硬的實力,在中國市場甚至是國外市場為國產儀器贏的了一定的話語權,也正是他們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國產儀器正在摘掉“抄襲成風”、“低端劣質”的標簽。
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今,我國的儀器行業真正實現了“百花齊放”和“百花爭艷”,正在強勢崛起。相信未來,在我國的儀器“大花園”中,還會有開出更多好看的“花朵”,并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