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電表,關系千家萬戶。對普通人而言,電表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記錄生產生活中的用電量與電費。在“互聯網+”時代,智能電表不光為人們的用電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還提升了電網精益化管理水平。
為了給廣大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自2019年6月起,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新一輪老舊計量改造工程開始。日前,供電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施工,對錫林浩特市城區剩余的老舊電表進行更換。
智能電能表改造更換是一項惠民工程,支撐了國家階梯電價的實施,指引著社會科學用電,推動了節能減排工作。錫林浩特市此次計劃對市區原有的單相表24649塊、三相表1744塊及配套下戶線電表箱等進行集中免費更換,預計2020年7月完工。
區別于以往的電表,此次錫林浩特市更換的智能電表除了具備傳統電能表基本用電量的計量功能以外,還具有雙向多種費率計量功能、用戶端控制功能、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化功能。
智能電表能將單個用戶的詳細用電數據隨時傳回電網并反饋給用戶,抄表人員不用再到現場進行人工抄表,而是直接遠程自動抄表,提高了電量抄讀的準確性。另外,電網企業可更加及時準確地掌握末端用戶用電質量情況,及時主動解決低電壓等用電質量問題,提升了供電服務效率和水平。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和便捷的用電服務,一直以來,錫林浩特供電分局按計劃推進老舊計量改造工作,到2020年7月,此輪老舊計量改造工程完工后,錫市城區智能電表將實現全覆蓋。
未來,智能電表的“觸角”將不再局限于用戶門外,還將延伸到服務分布式電源并網、電動汽車充電、提供用能解決方案等方面,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幫助街坊開啟智慧生活。
目前,我國智能電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智能電表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智能電網的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能源局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在電網企業的全力推動之下,全國范圍內的智能電表升級改造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資料來源:增城日報,錫林郭勒日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