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18年國內發生了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發生“非洲豬瘟”。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嚴格開展疫情處置,強化關鍵防控措施落實,統籌做好疫病防控豬肉市場供應等工作,并且當下已撲殺問題生豬90多萬頭。雖然問題生豬得到撲殺,但是是否會通過其它途徑傳播非洲豬瘟病毒呢?比如豬血蛋白粉等飼用血液制品。
筆者了解到,飼用血液制品主要是指以屠宰生豬等畜禽得到的新鮮血液為原料,通過滅菌、分離、干燥等一系列工藝,輔以殺菌機、分離機、干燥設備等加工后得到的產品,主要包括血粉、血漿蛋白粉、血球蛋白粉。
而相關部門對所有飼用血液制品進行了全面抽檢,發現有個別批次產品檢測結果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為此,為嚴防非洲豬瘟傳播風險,農業農村部于2018年9月13日發布公告,暫停了以豬血為原料生產的飼用血液制品在豬飼料中的使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檢測結果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不代表經過規范工藝生產的產品中含有活病毒。經過非洲豬瘟病毒滅活試驗,將接種有高濃度活病毒的豬血漿通過噴霧干燥處理,檢測顯示病毒滅活率超過99%以上。可見,通過干燥工藝和噴霧干燥設備,飼用血液制品中的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滅掉。
此外,經檢測合格的豬血經高溫噴霧干燥工藝處理,每噸豬血可生產血漿蛋白粉50公斤和血球蛋白粉150公斤,可作為飼料原料使用。如果全面禁止以豬血為原料生產飼用血液制品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額外成本支出,也可能造成豬血任意排放,在自然條件下更滋生病菌、繁殖病毒,存在較大的疫病傳播風險,并帶來極大的環境污染風險。
此后,為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飼用血液制品在豬飼料中的使用,但是農業農村部印發公告,有對飼用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出臺新的生產條件管控措施,切實防范飼料傳播非洲豬瘟病毒風險。同時,還制定出臺了《以豬血為原料的飼用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設施設備和環境消毒規范》,要求企業嚴格按照規范開展相關消毒工作。廠區內要配備豬血運輸車輛消毒設施,對進出廠運輸車輛進行消毒。
另外,飼用血液制品要嚴格按照滅菌、分離、干燥等一系列工藝生產加工,并且干燥環節要采用噴霧干燥工藝。且噴霧干燥設備進風溫度要保持不低于220℃,出風溫度需要不低于80℃,噴霧干燥后的飼用血液制品要在60℃以上,且保持不少于20分鐘。與此同時,成品一定要在成品庫(室溫維持20℃以上)存放超過20天,并實施產品檢驗合格和非洲豬瘟檢測陰性后才可以出廠售賣。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噴霧
干燥機,設有溫度控制系統,用戶可以根據工藝需要設定合適的溫度,方便、快捷、準確。同時,噴霧干燥速度快,效率高。飼用血液料液經霧化后比表面大大增加,在熱風氣流中,瞬間就可以蒸發96%-97%的水份,一般只需5-15秒,具有瞬時干燥特點,避免干燥時間長而影響產品的品質,特別適用于熱敏性物料的干燥。
公告中還指出,對于廠區布局和生產工藝條件不符合要求,消毒設施設備配備不到位,不認真履行原料進廠查驗、格檢驗和出廠銷售記錄等制度,以及不按《規范》要求開展設施設備和環境消毒的企業,責令立即停產,限期整改。如若飼用血液制品檢測結果為陽性的,飼料生產企業應當主動、及時地召回產品,并在飼料管理部門監督下,對相關產品予以無害化處理。
總之,企業可以以豬血為原料生產飼用血液制品,但是要嚴格做到生產過程管控。其中,在干燥工藝環節,要采用噴霧干燥設備,嚴格把控噴霧干燥溫度,并通過產品檢測,確保合格后才能進行銷售。
編輯點評: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不僅是廣大人們群眾對豬肉誠惶誠恐,我國今年生豬的銷售價格也是顯著低于往年正常水平,虧損較大,這對豬肉生產大國的我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為了更好地應對非洲豬瘟,我們已經使用了多種方法也出臺了各種政策,生產研發的噴霧
干燥機能有效對豬肉運輸過程進行消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信在儀器的幫助下,豬瘟恐慌會盡早消除。
原標題:嚴控豬血飼料生產過程 噴霧干燥機助滅豬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