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化科技(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7億元,同比下滑15.26%;實現凈利潤-1.11億元,上年同期-3765.13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11元,上年同期為-0.04元。
公告指出,公司控股子公司通遼金煤擴能技改項目于去年下半年調試成功,運行逐步平穩,乙二醇產能得到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度共生產乙二醇8.56萬噸,草酸4.57萬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80.97%和8.81%。
然而,受乙二醇市場行情急劇下跌影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挫。上半年度公司草酸產品平均不含稅售價為2799.46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約7%;主營產品乙二醇平均不含稅售價為3993.12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約37.42%,導致公司發生經營性虧損。
據公告介紹,2019年上半年,國內乙二醇市場行情低迷不振,煤制乙二醇新增產能在上半年集中釋放,加上進口量在上半年保持了較高的水平,供應端壓力陡增的情況下,主港庫存持續走高,驅動乙二醇連續破位下行,產品價格多次觸及歷史冰點。目前市場價與2018年*高價相比幾乎腰斬,導致大多數煤(合成氣)制乙二醇企業出現虧損。
但盡管如此,新增及規劃產能依然龐大。據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透露,2018年——2020年,中國新增煤(合成氣)制乙二醇項目27個,合計產能1090萬噸/年。到2020年,中國乙二醇總產能將達到2881萬噸/年,屆時需求量只有2050萬噸,產能過剩在所難免,乙二醇價格可能長期在低位徘徊。
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78億元,是國內煤化工上市公司中的龍頭企業之一,是專注于煤制乙二醇產業的新型化工企業。目前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通遼金煤的大型化工裝置生產乙二醇并聯產草酸,其中乙二醇是公司主營產品,屬于單一產品大規模生產。
公司現有三家控股子公司——上海丹化化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丹化技術)、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簡稱:通遼金煤)和江蘇丹化醋酐有限公司(簡稱:丹化醋酐),其中,“通遼金煤”是公司目前主要的控股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采用世界首創的煤制乙二醇技術,自建和合建生產裝置5套,年產能120萬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