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是一個創新的時代,而創新時代的特點就是開放、合作。這是對的。實際上,不管從什么方面來說,合作交流帶來的效益都會遠遠大過閉門造車。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及推動“一帶一路” 建設,我國也在國家層面上開展了諸多科技創新合作項目。
日前,科學技術部再次發布了一項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申報指南,項目全稱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19年度聯合研發與示范項目。
該項目作為我國開展多層次、立體化對外科技創新交流與合作的引領性、旗幟性、開放性專項,將堅持“全球視野、開放合作、聚焦重點、互利共贏” 的指導思想,根據不同重點任務有步驟地分類部署實施。
通知指出,項目以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為重點,按照《“十三五” 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和《推進“一帶一路” 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 等任務部署,通過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總體而言,本項目將以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更好推動國際科技創新資源流動和共享,更好實現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更好完善創新、創業的國際化環境為目標,促進適用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推動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創新合作項目落地。
根據通知我們可知,該項目國撥經費總概算2.4億元人民幣,將在農業、新農村、城鎮化及城市發展、信息技術、能源、地球觀測與導航、新材料、先進制造、交通運輸、資源、環境、生物技術、海洋與極地、人口與健康、公共安全等領域部署30個優先研究方向。如在農業領域,就部署了開放海域養殖設施高海況潛降關鍵技術與核心
裝備聯合研發、環境脅迫下糧油保質減損關鍵技術和
裝備聯合研發與示范兩個方向。
項目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擇優支持。2018年6月30日前,在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具有良好國際合作基礎,運行管理規范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等,可以積極牽頭申報或參與該項目。
該項目的實施能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優勢互補基礎上開展協同創新,共同解決“一帶一路” 共建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相信在該項目的支持下,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能得到進一步落實。
資料來源:科技部
附件: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 2019 年度聯合研發與示范項目申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