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9日,“第六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在上海新橋綠地鉑儷酒店隆重召開。大會圍繞“新技術、新成果、新應用”的主題展開,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前來參會。會上,專家學者們帶來了多個精彩報告,旨在總結分析儀器領域新成果及技術進展,展望新技術及其新的應用,促進分析儀器界政、產、學、研、用交流。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張露璐處長
8月9日上午,在酒店宴會廳B,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張露璐處長做了題為《科創中心建設背景下上海科學儀器發展思路》的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有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情況,中美貿易摩擦對科學儀器的影響,上海科學儀器發展策略與應對措施。
據《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8》顯示,上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為85.63%,提高了1.59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一。《2018全球科學家“理想之城”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已成為全球科學家最希望工作的中國城市。由此可見,2018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總體成效初顯。
目前,上海正在著力提升科技原始創新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技術支撐,努力營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新生態,并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其中,為提升科技原始創新能力,“1+5”模式的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中,大科學設施建設獲積極進展,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人才戰略也在緊鑼密鼓中。在技術支撐方面,上海的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重大產業技術布局及攻關也在加快推進,另外,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也實現了逆勢增長。在創新生態營造方面,上海努力促進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網絡。
隨著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我國的國產科學儀器也有了新的發展要求。張處長表示,現今的中美貿易摩擦的的焦點集中在科學儀器整機、關鍵零部件進口限制禁運等方面,會直接影響在生物醫學、先進材料、國防安全、航天航空等領域的研究與創新。因此,科學儀器自主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給科學儀器行業帶來的挑戰,張處長就上海科學儀器發展策略與應對措施進行了簡要介紹。首先,政策導向、提前布局、有效破解中美貿易摩擦。包括政策層面上簡化審批手續,加快進口速度;運用80年代“巴統禁運”策略;長期考慮,堅持自力更生;組織尖端大型科學儀器科技攻關。其次,技術先導,重點研究重大科學儀器的核心技術。針對中美貿易摩擦預計會影響的產業,利用上海科學儀器產業聯盟,積極引導企業關注國家重點領域的發展需求。最后,要攻克高端科學儀器,實現國產儀器替代進口,并努力提升高端通用科學儀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