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40多天的鏖戰,8月7日,揚子石化貯運廠3萬立方米的G901a原油貯罐完成檢修改造,經過技術人員和驗收人員共同確認,封罐交出并投料運行。當罐內液位達到2.5米時,外浮頂浮盤緩慢平穩起浮,各項運行指標正常。表明這臺原油貯罐成功按計劃完成了檢測和檢修改造,正式投用。
該罐此次檢修改造內容主要有:罐內兩條中央排水管的更換,罐頂、罐壁、罐底的檢測和防腐,罐內鋼結構的檢測和維修。此外,還有新增兩個優化項目:罐內新增一根雷達液位計導波管,使原來的單液位計監控貯罐液位變成雙液位計監控;在罐本體上開孔,新增一臺罐下自動采樣器。
這臺原油罐檢修改造的一個*大特點就是作業環境高溫高濕。進入夏季,南京地區氣溫連續多日在35攝氏度以上,貯罐內溫度通常高達50多度。因此,檢修作業人員形容這次檢修改造作業是“在大燜鍋中蒸桑拿”。
為了安全準點完成任務,貯運廠采取多項針對性措施,確保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和檢修作業的有序推進。嚴審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況,每天進罐作業前有專門的醫護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體檢和身體狀態測試,嚴禁身體狀況不好的人員進罐作業;控制檢修人員在“大燜鍋”中的作業時間,監護人員在罐外掐表,每到20分鐘輪換一批進罐作業人員,保證作業人員能夠得到充分休息;調整高溫天氣的作業時間,通過起早帶晚的作業模式,避開一天中的高溫時段;風險識別到位,讓每名施工人員都清楚作業風險,規范操作,做好個人防護;防范措施到位,針對不同作業的不同特點,落實好每一項防范措施,措施不到位禁止作業;管理人員到位,進行安全網格化管理,無論在正常工作日還是加班加點,必須保證現場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對施工作業進行全過程管控;現場服務到位,現場提供足夠的飲用水、綠豆湯等清涼飲品,保證作業人員隨時能夠補水解暑;貯運廠還為檢修人員騰出帶有空調的房間,讓他們午間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
由于措施得力,40多天的“大悶鍋”里作業,上千人次的罐內作業,無一人中暑。
在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的同時,對項目的質量管控毫不放松。檢修過程中,技術人員對新更換的中央排水管進行檢查,通過打壓發現直管段有一個隱蔽的沙眼,立即進行了補焊,如果發現不及時讓有漏點的管線安裝在貯罐內,一旦投用就埋下安全隱患。根據其他原油罐的改造經驗,原設計的浮盤起落架在升降過程會摩擦中央排水管,項目組按照要求進行了整改,保證了此次檢修改造的工程質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