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橫貫滇南。2017年開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以下簡稱專搬)工作以來,云南省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兢兢業業,努力做好為推動安全生產鋪路的“工兵團”,為化工轉型發展引航的“先遣隊”,為專搬企業服務的“勤務員”。
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處張凡、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工程規劃處副處長陳希章、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能化處副總工溫倩等一行調研了該省專搬工作推進情況。本報記者隨行調研時注意到,云南雖是邊陲省份,但對專搬工作的推進特別“上心”。省工信廳等各部門積極落實專搬工作要求,主動克服實際困難,及時總結各方經驗,推動專搬工作有序進行。
云南省的“上心”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就是來自頂層的重視,將專搬工作提升到政治高度來抓,促進工作開展不拖后腿,落實中央要求不打折扣。
“實施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是降低城鎮人口密集區安全和環境風險的重要手段,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云南省工信廳副廳長浦麗合表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省里相繼印發實施方案和搬遷改造名單,推動有關工作有序進行。
2017年12月27日,云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實施方案》,并于2018年3月成立省級工作領導小組。2018年8月20日,根據當年5月國家專項工作組督導調研時反饋的8點意見,云南省對搬遷改造名單進行了重新核實確認,發布《云南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名單》,涉及9個州(市)的25個縣市區的42戶企業。
按照計劃,云南省專搬工作2018年應完成10戶(搬遷入園3戶,關閉退出7戶),2019年完成11戶(就地改造3戶,搬遷入園2戶,關閉退出6戶),2020年完成17戶(就地改造1戶,搬遷入園13戶,關閉退出3戶),2021年完成3戶(就地改造2戶,搬遷入園1戶),2024年完成搬遷入園1戶。
搬遷改造企業名單發布后,云南省各地各部門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細化措施,履行職責。省工信廳、應急管理廳切實發揮牽頭推動作用,促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州(市)工作中,昆明市*設立財政專項引導獎補資金。據了解,此次專搬工作,州(市)政府要簽責任狀,推動不力要承擔連帶責任。
在如此“上心”的推動下,2018年7個州市的10戶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基本完成,2019年應完成的11戶也已全部啟動。在關閉退出的16戶企業中,有6戶已完成生產裝置和設備設施的拆除工作,搬遷入園20戶企業中有5戶確定搬遷新址,其中1戶已開展工程建設工作。
調研組*表示,云南省對于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專項工作的推動很迅速,并且從發布文件、制定規劃到落實要求非常規范,項目的梳理也非常清楚。
“上心”不僅體現在推進工作時積極行動,更體現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夠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解決辦法的態度。記者隨行調研多家企業后注意到,云南省針對現實情況,在做好頂層設計、協調各方支持、發揮政企聯動作用等方面,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盡管搬遷過程中存在資金不足、廠房和生產設施拆除后土壤修復難等問題,但云南省各部門殫精竭慮,為企業解燃眉之急。在云南解化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的搬遷工作中,省發改委將該工作與棚戶區搬遷改造工作相結合,給予了1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提出了一個解決資金問題的新途徑。針對昆焦公司土壤修復問題,給予其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3000萬元補助。
“云南省對企業搬遷給予了支持,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并給類似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啟發。”一位隨行*提出,對于某些項目的申報,國家設立的門檻較高,省里是否能夠設立資金,將門檻降低,值得研究。
對于化工園區的確認和規劃、建設工作也正加速推進。根據前期摸底調查,全省化工生產企業中只有60%在化工聚集區內。按照相關規定,危化品安全綜合整治涉及的31戶、城鎮危化品生產企業涉及的20戶均需向化工園區搬遷。但云南省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化工園區,相關工業園區在專業化、規范化等方面存在不足,促進化學工業集約集群高質量發展,亟需確認并規劃建設一批化工園區作為承接載體。
記者了解到,根據云南省副省長董華2018年7月13日在城鎮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專題會議上的要求,云南省工信廳正在前期摸底基礎上牽頭開展化工園區確認工作。首批共收到11個州市、43個園(片)區確認申請,其中申報確認為化工園區的9個,化工企業聚集區的17個,化工規劃發展區的17個。
目前,云南省工業園區規劃修編工作已完成形式審查,經*評審,由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統一形成確認意見(部分園區根據需要開展實地核查),通過評審化工園(片)區網上公示無異議后,將以省工信廳、應急管理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住房與城鄉建設廳五部門名義聯合發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