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 2019年8月7-9日,“第六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在上海新橋綠地鉑儷酒店隆重召開。恰逢主辦方之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成立四十周年,為此同期舉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會(擴大)會議暨分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以表彰近些年為分會工作開展和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及個人。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
在紀念活動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帶來了題為《中儀學分析儀器分會四十周年發展回顧與工作展望》的精彩報告。報告主要圍繞分析儀器分會的發展狀況與工作展望兩部分進行。
會議伊始,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就分析儀器行業的創始與我們進行了簡要介紹。我國分析儀器行業創始于五十年代中期。五十年代中后期,機械部儀表局開始在全國各地布點建設分析儀器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到七十年代末隨著“三線建設”的開展,國內分析儀器產業逐漸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江蘇、重慶等為中心及向周邊輻射的產業布局,奠定了現在的分析儀器產業基礎。
隨后,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介紹了中儀學分析儀器分會建立的背景及其成立狀況。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確立了將全黨全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社會環境發生了改變,我國的分析儀器行業也有了新的需求。包括需要加強行業內交流、技術交流以及激發行業活力、促進行業發展。由此,1979年11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該學會發揮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搭建了行業交流的平臺,促進了行業快速向前發展。
接下來,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詳細介紹了分會發展經歷的幾個階段。分析儀器分會發展至今,包括探索期、變革期、轉折期、發展期四個歷史發展階段。分會建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為探索期,八十年代末到兩千年初為變革期,二十一世紀初到2010年前后為轉折期,分會發展的第四個十年為發展期。
變革期間,分析儀器行業遭遇劇烈變革,國有分析儀器企業經營困難,在此情形之下,要求分會逐步走入自力更生、自我發展的軌道。為了克服困難,分會除了繼續定期舉辦學術年會與交流會,同時與兄弟協會聯合舉辦綜合性的學術會議和展覽會。進入二十一世紀,改革開放后建立的民營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它們漸漸擴大成為了我國分析儀器行業的主角。由此,國內分析儀器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分會發展期間,分析儀器行業不再缺乏交流互動的平臺,分析儀器分會開始注重服務的細化和深入,并且致力于促進提升國內分析儀器行業創新能力,促進國內分析儀器行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升級。
報告的最后,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就分會今后的工作進行了展望。他強調,分會將繼續圍繞“創新”開展工作,包括辦好“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開展“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繼續辦好“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繼續征集、評選、推薦儀器開發項目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