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 政策標準】綠色技術是一種遵循生態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與生態環境系統相協調的新型的現代技術系統。綠色技術以節約資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減輕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改善生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的,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技術。
綠色技術創新也稱為生態技術創新,屬于技術創新的一種。當下,綠色技術創新正成為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科技競爭的重要新興領域。
就我國而言,伴隨我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建立健全,綠色技術創新日益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動力,成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進程,2019年5月21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科技部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加強綠色科技標準體系建設,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決定下達2019年重點領域綠色技術國家標準專項計劃,擬制定1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
此次擬制定的標準有《循環利用技術規范 焦爐煤氣制取甲醇》、《廢紡織品分選質量要求》、《廢電池回收技術規范》、《單位產品(服務)碳排放限額編制通則》等,主要起草單位是各級標準化研究單位、相關企業和高校等。如,《煤炭利用技術規范 銅冶煉煙灰提取有價金屬》標準由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東菅方圓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起草,中國農業大學和安徽理工大學將參與制定《石油天然氣項目土地復墾技術規范》。
雖說推薦性國家標準并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應,但通過流通和市場調節,這些國標也將逐漸在生產中被踐行,最終讓行業、市場和各個領域的產品使用者受益。更重要的是,這些標準將推動我國的生產更趨環保、綠色,對我國實行可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附件:2019年重點領域綠色技術國家標準專項計劃
資料來源:國家標準化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