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我國應大力推進CCUS規模化發展

作者: 2019年08月07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聲明稱,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仍在不斷上升,導致氣溫升高和海洋酸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比2017年增長2.3%,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達到331億噸,比2017年增

  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聲明稱,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仍在不斷上升,導致氣溫升高和海洋酸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比2017年增長2.3%,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達到331億噸,比2017年增長1.7%,二氧化碳濃度為300萬年來*高。IEA認為,要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減排目標,必須大力推廣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否則很難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2018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通過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對全球加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度和實施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技術提出了更強要求,CCUS技術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是全球*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100億噸, 約為全球排放總量的1/3,比2017年增長2.3%。美國2018年的碳排放量為54億噸。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承諾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但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在2018 年明顯加快,減排壓力巨大,要實現承諾的碳減排目標,必須大力推廣實施CCUS技術項目。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于高碳的化石能源的消費。在我國碳排放中,煤炭消費排放量約占73%,石油天然氣消費排放量約占20%。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產和消費國,2018年煤炭消費量仍然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59%,二氧化碳集中排放主要在煤電、煤化工、鋼鐵等行業。IEA發布的《全球煤炭市場報告(2018-2023)》認為,到2050年煤炭仍然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30%,煤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取決于CCUS技術的推廣。大力推廣實施CCUS技術,減少碳排放,實施煤炭的清潔利用,勢在必行。

  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油氣消費是我國碳排放的第二大來源,減少碳排放的壓力很大,實施CCUS技術是減少碳排放*有效的方式。油氣行業推廣CCUS技術具有先發優勢。目前全球捕獲的二氧化碳中約有70%來自石油天然氣行業,油氣行業本身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在煉化、采油等生產過程中又會使用大量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運輸上有豐富經驗,在二氧化碳的儲存上具有空間優勢。CCUS 不僅是油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現減排目標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從長遠來看, 各國未來對于碳排放總量的嚴格控制勢在必行,碳稅和碳價都會上漲,CCUS項目的盈利能力會不斷上升。

  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積極推進CCUS技術研發和示范。2011年科技部發布了《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報告。之后,中國政府發布了《“十二五”國家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科技發展專項規劃》《關于推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試驗示范的通知》等鼓勵CCUS技術發展的文件,并將CCUS納入中國戰略性新興技術目錄。2019 年5月又發布了《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發展路線圖(2019版)》。我國CCUS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但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18年全球共有大型CCUS項目43個,18個正在運行,其中美國10個,加拿大3個,挪威2個,中國1個。我國在運及規劃的CCUS 項目約有20多個,規模普遍較小,還沒有100萬噸/年規模的大型項目。而目前全球CCUS示范項目已達300 多個。

  總體上看,我國CCUS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項目少、規模小、成本高,CCUS實現商業化運作仍面臨成本高、部分關鍵技術不成熟、配套基礎設施和相關政策缺失的問題。2018年美國頒布了45Q法案,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支持本國CCUS技術的發展,產生了積極效果。推動我國CCUS技術規模化發展,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完善CCUS碳金融政策機制,包括CCUS 項目稅收、土地優惠政策、項目收益期優惠政策等; 給予CCUS技術研發更多的項目與基金支持,推動技術發展;扶持推動CCUS規模化示范項目,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加強碳市場建設,加快培育做大國內碳交易市場,提高CCUS項目運行效益。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