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江漢油田老新油田從2018年初的日產油21噸提高到目前的63噸,日產提升了三倍,老油田煥發了新活力。這是江漢油田開展新溝嘴組油藏提高采收率技術攻關取得的成果。
江漢油田新溝嘴組油藏目前已探明地質儲量4000多萬噸。新溝嘴組油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投入開發,年峰值產量達到24.6萬噸。油田在新溝嘴組油藏僅動用了5個區塊,由于受到認識的局限、開發方式的不匹配等諸多因素影響,加上前幾年持續低油價影響,導致新溝嘴組油藏調整工作量不足,自然遞減持續加大,產量持續下滑,2016年,新溝嘴組油藏總的年產油能力僅在10萬噸左右;同時,新溝嘴組油藏縱向上分為新下1、新下2、新下3三個油組,含油小層一般多達10個以上,砂泥交互隔層薄,采用籠統壓裂,地層破碎濾失大,加砂量難以突破15立方米關口,造成小層出油狀況不均、產能偏低等問題,制約了新溝嘴組油藏的高效開發。
新溝嘴組油藏提高采收率如何形成新突破?2017年油田提出明確要求,努力實現新溝嘴組油藏資源價值*大化,并全面梳理了新溝嘴組油藏資源動用現狀和開發調整潛力,認為“資源有基礎、開發有潛力、經營有空間”,通過充分挖掘新溝嘴組油藏的動用潛力,可以實現新溝嘴組油藏經濟可采儲量的新增長。
油田按照“技術路線規劃、技術人員布局、技術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培育”的思路,通過對油藏開發歷史的全面研究,找出了新溝嘴組油藏產量與動用儲量不匹配、含水與采出程度不匹配、單層動用欠充分、儲層改造不充分等問題,以充分動用層間儲層為方向、以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為依托、以*大程度挖掘油藏單層產能達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總體調整思路,并配套建立起“油藏管理、開發主導、工藝配套”相統一的潛力評價模式。
油田首先優選注采井網相對完善、含油面積較大、地層能量保持水平較高的老新油田老二區作為提高采收率試驗區,通過深化油藏地質認識,強化基礎資料研究,加強剩余油精細描述,重新劃分了主力層、非主力層,并實施分層調整,同時深化工藝配套,創新“細分層、全支撐”儲層壓裂改造技術。
科研人員加強地質與工程結合,在老二區提高采收率試驗區篩選6口試驗井,開展壓裂工藝攻關,以提高區塊采油速度及改造體積為目標,以儲層認識為基礎,通過室內真三軸力學試驗、壓裂液優化試驗、支撐劑優化試驗等,形成了一套集主裂縫、分支裂縫以及天然裂縫的“樹狀”裂縫系統的全支撐壓裂工藝技術。針對主裂縫、微裂縫、分支裂縫,他們采取三種不同與裂縫寬度匹配的支撐劑造縫,化弊為利,對癥下藥,提高壓裂改造效果,從而釋放油藏裂縫導流能力,增加單井控油面積。
2018年上半年完成第一批現場試驗井6口,由于造縫更加充分,穿透比和改造體積較以往增加了2倍以上,老新油田加砂量屢創新高,達到50立方米。6口井累計日增油能力達到11.6噸,實現了老二區產量翻番。
油田抓住前期試驗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強技術資料現場錄取,加大層間儲層物性差異、能量保持狀況和單砂體出力狀況的分析力度,深入評價老新油田油藏主體砂體現狀,充分結合先期注水基礎,對注水驅動方向有了新的認識,進而發現砂體內的潛力“甜點區”,于2018年下半年以來,在老新油區分別部署新井老2斜-2-8、老2斜-4-6等2口新井,均鉆遇較好油層,經過壓裂投產,2口井初期日產油38.9噸;老1斜-8-1、老1斜-8-3等3口新井,日產油26.3噸,可謂在老油田中又找到了一個“新油田”,為新溝嘴組油藏開發探索了新方法和新方向,有力促進江漢老區穩產增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