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央企掌舵者寧高寧又刷屏了。7月29~31日,中國中化2019年經理人年會在京舉行,中國中化和中國化工共380位經理人齊聚一堂,共話協同、齊論攻堅。“兩化”董事長寧高寧為大會作《讓我們開始全新的創業征程》的總結講話,一時間引人圍觀與熱議。
結合寧高寧在會上的一些論述:“世界上任何公司的融合都是困難的……但是,‘兩化’的同事胸懷非常寬廣,對未來充滿信心,愿意在發展的大潮中一起努力拼搏”“我們在創造一家全新的公司”“‘兩化’有各自發展的歷史,也有各自的資產、團隊、文化和優缺點,這樣的合作是沒有過的”。再結合自去年以來管理層就多次釋放出的信號:下一步要穩步推進央企集團戰略性整合,重點推進裝備制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戰略性重組,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這樣一個動向——全國乃至全球化工行業的一個重大事件,中國中化與中國化工的合并,即將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風聲早已傳了一遍又一遍,但“兩化”重組整合茲事體大,因而也推進得慎而又慎。
新中國成立以來,央企重組整合影響*大的莫過于南車北車合并,以及神華與國電整合,一家成就了中國世界高鐵王者的榮耀,一家締造了世界*大的煤基全產業能源航母。而“兩化”的合并與之相比毫不遜色,“兩化”合并后將形成一家總資產逾1.3萬億元、年營收近1萬億元的超大型央企,從央企的第二梯隊晉級金字塔尖陣營,妥妥地成為全球化工老大。這為全球化浪潮下化工產業重心東移提供著*佳注腳,中國乃至世界化工產業格局也將因此改寫。
從國內來看,眾所周知,不同于油氣、煤炭、煉化等產業上中游原料端的群雄并立,化工行業普遍呈現小、散、亂的競爭格局,即便有中國中化、中國化工等央企和一眾地方國企存在,但由于個體影響力有限,并不能引導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和行業秩序。全行業自由過度、自律不足, 不光企業很散亂,各地的化工園區也很散亂,這是造成全行業市場競爭無序、質量效益不高、安全環保問題突出的重要原因。
而隨著“兩化”重組整合,這些問題會出現根本性改觀。新的“巨無霸”具有更大的行業影響力、號召力,并可以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輻射能力,對行業秩序、產業生態發揮再造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一事件極有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催生國內化工國企重組整合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一輪熱潮。如此,假以時日,國內化工產業的集約度將再上一個大臺階,不僅在企業層面,也體現在化工園區及區域產業經濟方面。其*大的正面效應將是行業秩序理順、效率效益提升、安全環保改觀。
從國際來看,全球*大的化工市場誕生全球*強大的化工企業,有著宏大的外溢效應,那就是中國對國際化工市場的話語權和引導力將大大增強,“一帶一路”沿線中國化工企業的好戲還在后頭。
當然,“兩化”合并究竟*終能釋放出多大的能量,能兌現多大的外界期待,關鍵要看重組整合的具體成效。合并后兩家企業的業務涵蓋能源、化工、材料、農化、橡膠、化工裝備及貿易、金融等眾多領域,且多有重疊,如何有效協同融合就是個大課題。作為這一重大課題的“第一作者”,有“紅色摩根”之譽的寧高寧,迎來了其企業家生涯*輝煌也*有挑戰性的一站。
展望未來,“我們一定會變成一家主業清晰、聚焦于新技術、新產品的化工企業;會變成一家科技能力很強、不斷地創造新物質出來、成為高通量創新機器的企業;變成一個擁有高尚理想、受人尊敬、有利于人類福祉的公司,促進石油化工、農業、環境等各行各業的發展;不僅在規模、盈利、國際化、創新發展等各層面上是世界*的,在基礎層面、管理方式、股東組成等各層面都是*的”。對于新企業的前景,寧高寧顯得成竹在胸。
探索出“1+1>2”的“道”,顯然比掌握“二合一”的“術”來得更有價值。也正因如此,我們對“兩化”合并更加充滿期待。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