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乙二醇市場分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辦

作者: 2019年08月06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8月1日,全球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乙二醇市場分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辦,來自相關行業協會、乙二醇產業鏈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乙二醇當前的市場情況和行業特點。  據wind數據

  8月1日,全球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乙二醇市場分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辦,來自相關行業協會、乙二醇產業鏈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乙二醇當前的市場情況和行業特點。

  據wind數據,全國乙二醇現貨價格已從2018年7月底的約7600元/噸跌至2019年7月底的約4500元/噸,跌幅40%。鑒于今后兩年仍然有大批新項目計劃投產,有演講嘉賓認為“2019年-2020年乙二醇市場價格預計仍將維持低位,企業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打算”。此外,國內的煤制乙二醇項目近年來發展迅速,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生產規模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逐漸成為化工行業關注的焦點。

  需求端:總體保持穩定增長

  記者了解到,聚酯產業是乙二醇*重要的下游產業,目前87%以上的乙二醇都被用于聚酯的生產中;而聚酯中占比*高的產品是滌綸。由于具有成本低、可紡性高等天然纖維無法比擬的優勢,滌綸被廣泛用于服裝紡織工業,并且相關需求仍然在持續增長。據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相關*介紹,從1950年至今,天然纖維的消費量始終較為穩定,而合成纖維的消費量則呈現出較快的增速。到2020年全球人口將增至77.6億,人均合成纖維消費量將超過13.5公斤,消費總量將首次突破億噸大關。滌綸目前已占全部合成纖維消費量的75%以上,可以說,滌綸既是合成纖維增長的主要來源,也是支撐乙二醇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具體到國內,從2016年至2018年,我國對乙二醇的表觀需求量一直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上海億京實業總經理楊千里指出,2018年中國乙二醇表觀需求量1660萬噸,其中進口量就達到了995萬噸,相比較而言國內總產量只有約665萬噸,自給率剛剛達到40%,仍然處于比較低的水平。由此看來,國內對乙二醇的需求依然存在增長空間。

  在論壇上,恒力煉化副總馬秀梅還向與會嘉賓說明了貿易摩擦對乙二醇下游需求的影響。“2018年四季度,由于出口企業普遍提前集中交貨,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受美國加稅措施影響并不明顯,但2019年以來,紡織行業對美國出口已加稅產品的金額普遍出現明顯下滑。”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1-5月,紡織業對美出口產品中化纖、紗線、地毯以及無紡布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相關人士表示,由于我國紡織業的總量規模和產業鏈配套能力在短時間內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中國企業也可以通過間接出口的方式繞開關稅。綜上,聚酯行業的發展為乙二醇的需求提供了支撐,貿易摩擦雖然可能會對乙二醇下游產品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但不會改變需求端整體增長的態勢。

  供給端:進口產品競爭加劇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國內石化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新建石腦油乙烯聯合裝置不斷投入運營,配套的乙二醇裝置規模相對較大;二是國內甲醇制烯烴項目及外購乙烯制乙二醇裝置陸續建成投產;三是煤/合成氣制乙二醇新裝置不目前國內在建的和擬建的乙二醇項目約有60多個,總產能接近3000萬噸,裝置規模不斷加大,這些項目多數計劃在2018年-2025年間投產斷建成,國內產能快速增長。尤其在2018年,全年共新增乙二醇產能212萬噸,包括中海油惠州的40萬噸項目、陽煤平定的20萬噸項目等。除了中海油惠州項目采用石油制工藝,其余所有項目均采用煤制工藝。新裝置的集中投產帶動乙二醇產能在一年中增長25.57%,大大降低了市場對乙二醇價格的預期。

  楊千里表示,雖然2019年上半年國內沒有新裝置投產,但總產量依舊延續了增長態勢。“2019年上半年,煤制乙二醇產量為151.2萬噸,較2018年上半年增長52%以上;石油制乙二醇(含MTO)產量為246.5萬噸,較2018年上半年增長17.9%。”記者還獲悉,目前國內在建和擬建的乙二醇項目約有60多個,總產能接近3000萬噸,其中2020年前后預計將新增產能約600萬噸,其余項目也大多計劃在2025年前投產,擴產對乙二醇價格造成的壓力很可能將維持一段時間。

  國外方面,2019年-2023年是全球產能的高速擴張期,這期間美國的SASOL、MEGlobal以及沙特的卡楊石化、朱拜勒石化等企業均有多座裝置計劃投產。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相關*表示,今后五年預計國外將新增乙二醇產能529萬噸,平均每年增加約100萬噸,其中北美和中東是新增產能較為集中的地區,并且依然以傳統的石油制路徑為主。

  他還指出,受益于頁巖氣開采技術的突破以及靠近石油產地等因素,產自北美和中東地區的乙二醇在成產成本上依然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內產量尚無法滿足需求,乙二醇進口量的快速增長使得國內市場上的價格競爭更為激烈。據統計,2018年我國乙二醇總進口量在980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了108萬噸,同比提高12.4%。在需求端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國內多座裝置集中投產,再疊加進口量的持續增加,供給端增長明顯,勢必會對乙二醇價格形成打壓。

  煤制乙二醇:空間廣闊

  “多煤少油”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拓展煤炭在化工領域的應用。在2018年以來的乙二醇擴產過程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煤制乙二醇設備的大規模投產。據統計,2018年煤制乙二醇新增產能172萬噸/年,占全年乙二醇新增產能的81.13%。截至2019年4月,煤制乙二醇實際產能已達到432萬噸/年,此外還有700萬噸/年以上的產能預計于2022年底之前投產。楊千里估計,國內的煤制乙二醇裝置在三年后將達到年產能1000萬噸的水平,再加上石油制乙二醇,大約能滿足國內需求的70%-80%,將大大降低我國乙二醇的對外依存度。

  隨著相關生產技術的不斷優化調整,目前煤制乙二醇的品質已經達到了下游生產企業的標準要求,在聚酯、瓶片、短纖以及長絲的生產中均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且摻混比例也有所提高,*高可達到70%-80%。楊千里指出,聚酯生產企業在決定煤制乙二醇的摻混比例時已經不再是僅考慮技術方面的要求,而是會從生產規模、市場價格、工藝設備、使用時長、營銷戰略等各方面綜合考量。

  不過也有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數企業在生產中對煤制乙二醇的摻混比例依然只有20%-30%的水平,其中煤制乙二醇供應量不穩定是制約其更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原因。聚酯生產企業需要穩定的貨源來保證生產和銷售,但受制于2019年至今低迷的市場價格,煤制乙二醇裝置的開工率長期達不到60%的水平,也就無法保證供貨的持續和穩定。參會的多位*均認為煤制乙二醇裝置大規模、高負荷投運是支撐其未來發展的重要前提。

  針對當期價格低迷、競爭激烈的市場情況,楊千里分別從煤制乙二醇的原料端和產品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在原料端,他認為“降低成本是生存的王道”。即使油價漲至70美元/桶,乙烯法制乙二醇的生產成本仍然低于煤制乙二醇,因此相關企業需要通過工藝創新和精細管理等來進一步控制煤制乙二醇的成本。記者了解到,近期原料端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部分企業開始嘗試以荒煤氣或者焦爐尾氣為原料生產乙二醇。這一技術路線在氣量、氣壓穩定性以及尾氣氣純度等方面還存在著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如果能通過長期穩定認證,將有助于降低后續投建的煤制乙二醇裝置的生產成本,增加這一技術路線的競爭力。

  在產品端,配有甲醇生產線的煤制乙二醇裝置體現出了較大的靈活性。這類裝置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調整產品結構,比如當乙二醇價格處于低位時減少乙二醇的生產而甲醇的負荷,反之亦然。目前新杭、易高等裝置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很多后續裝置在投資和技術論證期也做了“醇-醇聯產”的部署和設計。除此之外,“PJ-EG多聯產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如果一套裝置能夠根據情況生產多個品種序列的產品,將極大提高煤制乙二醇企業抵御價格波動、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煤制乙二醇在緩解供應緊張、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中國聚酯化纖企業競爭力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其應用前景必定是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相信煤化工行業能夠證明煤制乙二醇路線是一條‘能走通、能走好’的道路。”楊千里說。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乙二醇 乙二醇市場分論壇 聚酯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